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初中生良好数学建模能力的方法

2024-01-07 09:4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初中生良好数学建模能力的方法》,欢迎阅读!
数学建模,初中生,素养,视角,良好



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初中生良好数学建模能力的方法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良好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初中生良好数学建模能力。 一、应用情境教学法

应用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具体应用情境中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觉探究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初中数学建模的情境基本包含三个方面:现实场景、数学模型、模型求解。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下,利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组织和处理情境中的信息和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数学建模方法和技能。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作用,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共同进步。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互动性的学科,学习数学建模需要强调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理解、掌握数学建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三、跨学科融合

数学建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物理、经济、生物等方面。教师应该在数学课上适当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加强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加深对学科关系的认知和理解,拓展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指在实践中开展教学,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让学习变成真正体验。数学建模是一种实际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建模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技能。

五、信息技术融合

信息技术的融合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学建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建模知识和思维方式,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和思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5361e2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