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杜鹃花真山民①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docx

2022-03-20 00:1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杜鹃花真山民①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docx》,欢迎阅读!
山民,遗恨,杜鹃花,诗歌,往事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杜鹃花真山民①愁锁巴

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杜鹃花 真山民①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②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 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14.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恰当的两项是

A. 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 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 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第二句点题,由杜鹃鸟过渡到杜鹃花,失国的诗人 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好把对往 事的思念和满腔遗恨寄予眼前的“芳丛”,聊以释怀。

C. 颈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 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




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D •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 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 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E.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 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 “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

1 5.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 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案】14 .BD15.①在抒情上:作者托物言志,借 “望帝啼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代诗歌阅读答案杜鹃花真山民①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 遗恨寄芳丛。0

结构上: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鹃啼血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 美的色彩。②《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 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潯阳环境的恶劣,衬托诗 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B “聊以释怀”不恰当。D动静结合不 当,应为虚实结合,且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




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 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 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 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 类试题。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比阅读类试题,考生要

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可以从以下角度作答本题,①在抒情 上:作者托物言志,借“望帝啼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 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结构上: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 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 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美的色彩。②《琵琶行》中“杜鹃啼 血猿哀鸣”的诗句,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得阳 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古代诗歌阅读答 案杜鹃花真山民①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6676d3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