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经典古诗词赏析

2022-11-14 04:1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夜雪经典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词,赏析,经典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剧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奇妙,曲折有致。

人选取“折竹”这一详情,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推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的确细致特别。“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安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爽淡雅,真实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赏析 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

夜雪经典古诗词赏析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异地发觉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怀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光明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突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



1 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五,任江州司马。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奇妙本事,赢得古往今来很多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觉它凝重古朴,清爽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特别,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样子、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别状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示意雪大,因为生活阅历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寒冷。

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突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剧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到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详情,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安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8666e7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