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2023-01-20 08:06: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采购成本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综述,文献,成本,采购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会计07-3 关玉珍 4



国内研究现状

尽管国内对于采购历史悠久,但将采购视为新的战略性功能并提出,却是在2090年代以后。过去,在许多组织机构里,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比较低。直到进入21世纪,人们的对采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降低组织成本的重要性才有了初步的认识,采购被视为企业价值链的源泉,采购职能从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变成管理的一个热点,人们也更深入的探求采购领域潜在的改进机会,在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管理学界开展采购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2004年李雅萍编著的《采购物流》2005年刘荔主编的《现代采购管理》2006年郭晖主编的《采购实务》2007年陶源、杨军主编的《如何控制采购成本》2008年白世贞主编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文献方面有:李步峰、江勇和白庆华(2002)将Filip RoodhooftJozef Konings1996)的“供应商总成本”的计算模型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一致的计算模型。但这一计算模型比较简单,考虑到的成本因素比较少,无法全面地反映出采购物资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对采购决策的影响。

郭思英在2003年的第1期《工作研究》的第21卷发表的《把好材料价格关降低采购成本》中论述:材料价格在企业生产成本项目中能体现为直接材料成本,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要强化物资采购管理,把好材料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

邵敬中、张帆(2003)认为TCO分析是战略采购的基本出发点,战略采购是以最低总成本建立业务供给渠道的过程,不是以最低采购价格获得当前所需原料的简单交易。战略采购充分平衡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优势,以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为宗旨,涵盖整个采购流程。此外,他们还认为所有权总成本等于价格、使用成本、管理成本三者之和。

郝皓、朱秋沅(2003)提出了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他们认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是在需求链的拉动下,按订单制造的模式使采购运作更加贴近市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能够更加有利于减少存货、节约成本以及加快供应速度。

刘晓、李海越、王成恩、储诚斌(2004)认为以往的介绍供应商选择方法的文献由于采购决策的不同,决定了所选用的准则、模型和方法不同,而许多文献并没有说明其模型与方法适用于哪一种采购模式,因此难以指导采购实践。他们采用分类的方法,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自19732002年中公开发表的有关供应商选择的一些主要模型和方法,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



1


的方向。

史学锋、徐国华(2005)认为Filip RoodhooftJozef Konings1996)的模型只考虑了直接供应商,而没有考虑供应商的供应商因素。因此,他们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多阶段供应商选择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既可以选择单阶段供应商,也可以选择多阶段供应商,从而使整条供应链达到最优。

卢蓉、王万山(2006)在战略采购相关因素研究文献回顾、提出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对12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来实证检验该模型。研究结果支持了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的五个假设,表明了中国文化对中国企业实施战略采购有着显著的负面效应。

白杰在2009年《现代商业》发表的《战略采购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研究》中论述:传统的采购模式不利于企业整体成本的节约,应从最初的以采购商品价格为衡量标准的简单采购模式,向战略采购模式转化。



国外研究现状

一战前,国外大多数企业主要将采购作为一种文书活动。直到1887年出版了第一The Handling of Railway Supplies-Their Purchase and Disposition,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柯克曼。

时光流转至20世纪后,许多知名学者和专家对采购成本管理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1928年,美国的Norman FHarriman就曾在《科学采购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Purchasing)一书中阐述过一个思想:采购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把考虑的重点放在与采购事务相关的成本上,而不仅仅只是采购价格。这可以说是采购思想上的一次革新,尽管在当时并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但它仍然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使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采购价格之外的因素。

Michiel RLeendersHarold EFearonWilbur BEngland1989)在《采购和物料管理》一书里曾用总成本这一概念来分析采购决策,而这里所指的总成本概念与现在的“所有权总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概念存在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然而,他并未明确地定义这一概念。

此后,Lisa MEllram女士为“所有权总成本”概念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93年,她和Sue PSiferd首先在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上发表了PurchasingThe Cornerstone of The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Concept”一文。在该文中,Lisa M.Ellram回顾了TCO以及相关概念的发展历史,并概括了TCO是企业采购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时,与该商品或服务相关的获得、接收、拥有、使用及报废处置的成本[13]同年,她在其所发表的另外一篇文章Total Cost of OwnershipEl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中,进一步详细地阐述了TCO中所包含的成本要素,以及它的具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beb709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