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别称

2022-09-03 23:13: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人别称》,欢迎阅读!
别称,诗人

古代诗人的别称大集合



唐代是文学全面发展繁荣的时代,整个文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由于在诗坛中涌现了“仙·圣·佛·魔·鬼·豪·囚”八位怪杰,于是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唐诗就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对于“仙·圣·佛·魔·鬼·豪·囚”八位怪杰,恐怕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现介绍如下:

1、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幕僚,因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而且李白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也被认为是中华诗坛第一人。

2、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因而被誉为“诗圣”1962年,杜甫诞生1250周年时,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3、诗佛——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官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的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21岁中进士,得到张九龄提拔,官至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他便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以诗才闻名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当时有“天下文宗”之称。他写了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诗,许多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其山水田园诗更是令人大开眼界,与孟浩然等被人们称为“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早年即信奉佛教,随着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衣不文采,居蓝田别墅,与道友裴迪往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正如他自己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后期的不少诗作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佛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后世也就有人把他称为“诗佛”

4、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富有情味,雅俗共赏,连普通老太太也能听懂,流传很广。有书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见在朝作官的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姓名,熟视半天才半开玩笑地说:“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但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时,连连赞叹说:“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白居易遂名声大振。 白居易的诗流传下来的有三千首之多,由于他酷爱吟诗,“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加之他又有“惟有诗魔降不得,每逢风月一闲吟”的诗句,后人就以“诗魔”称白居易。

5 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①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此类诗有的直陈时事,有的借古讽今。名作有《雁门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这类诗中,五古、七古较少,多为乐府诗。或借旧题,或创新题,大都凝练绚丽 。也有的含义隐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②个人发愤抒情。这类诗有个人失意困顿、疾病缠身的消沉和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叹,也有“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无主”“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③神仙鬼魅题材。这类诗曲折表现他对现实的厌恶和否定。后人因此称他为鬼才。④咏物等其他题材。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句


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但也有少数明白易懂的诗 ,他擅长短篇,《天上谣》《梦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称为长吉体。他多写古诗与乐府,近体很少,无七律。他的诗借鉴了齐梁宫体诗的词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由于太注意雕琢,有的诗往往词意晦涩,堆砌词藻。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6 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后来,他参加了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的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往边远地区,刘禹锡是个非常有骨气的人,在被贬十年后应召回京时,因不满长安新贵们的所作所为,写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讽刺当朝新贵。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当权者知道后极为不满,他因此再度被贬。可时隔十四年后他再次奉召入京时,又在《再游玄都观绝句》一诗中写下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晚年,刘禹锡变得性格乖戾,很少和人往来,以专门从事创作来消闲度日,自得其乐。他常和白居易往来,酬和颇多。刘“善诗精绝”,白居易赞扬他的诗说:“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推刘禹锡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后人也就据此而称之。

7、诗囚(“诗奴”)——孟郊、贾岛

孟郊的诗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上都有独特的造诣,有着感人的生活气息。有些诗以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切的情思,如著名的《游子吟》就是描写一种真诚而执着的情感,在人民中间广为传诵。

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著名的“推敲”故事就出在他身上。他曾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并非绝好的句子旁注有一小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册秋。”可见他在锤炼词句上下的工夫之深。

孟郊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但由于求险追奇,不免常有败笔。常因为醉心于词句的琢磨,而忽视了全诗完整艺术境界的创造。他的诗虽不乏佳句,但佳篇甚少。正因为孟郊、贾岛都以苦吟著名,又“喜为穷苦之词”,所以后人把他们二人并称,历来有“郊寒岛瘦”之说。金人元好问称“郊岛两诗囚”,此言虽未免过于苛刻,倒也颇能道出二人写诗的态度和风格。3222字)

8 诗杰——王勃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题材,表达积极进取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四杰”中王勃的诗尤为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9、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为人旷达无羁,晚年尤为放诞。他的诗豪放粗犷,自号“四明狂客”,人称“诗狂”

10、诗神——苏轼、陆游

苏轼为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他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扩大了题材,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成为豪放派的开创者。

陆游的诗各体齐备,无论是古诗、律诗还是绝句都有神来之笔无以伦比。尤其是七律诗,名句迭出,为人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他的词或清丽缠绵,或苍达深刻,或慷慨雄浑,荡涤着爱国激情(如《汉宫春》。他在散文方面也著作甚丰,且颇有造诣(如《铜壶阁记》等) 苏、陆两大家并称“诗神”

11、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的诗苍凉激越,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12、王昌龄的七绝奇句格峻,声情并茂,被举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13、刘长卿的五言诗作占了他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自诩为“五言长城” 14、杜牧以《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杜紫薇”

15、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应试,八叉手而成八韵,时称“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诗人的别称

1、有先生之称者

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 靖节先生→东晋、陶潜 五柳先生→东晋、陶潜 羲皇上人→东晋、陶潜 昌黎先生→唐朝、韩愈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逍遥先生→五代、郑遨 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 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 南丰先生→北宋、曾巩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 明道先生→北宋、程颢 伊川先生→北宋、程颐 横渠先生→北宋、张载 紫阳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 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 潜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 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 亭林先生→清朝、顾炎武 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 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 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 随园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中山先生→民国、孙文

2、有居士之称者

青莲居士→唐朝、李白 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 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 东坡居士→北宋、苏轼 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 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

3、人物并称()

孔孟→孔子、孟子 孟荀→孟轲、荀况 杨墨→杨朱、墨翟 老庄→老子、庄子 屈宋→屈原、宋玉 马班→司马迁、班固 枚马→枚乘、司马相如 曹王→曹植、王粲 徐庾→徐陵、庾信 李杜→李白、杜甫 王孟→王维、孟浩然 高岑→高适、岑参 元白→元稹、白居易 刘白→刘禹钖、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柳→韩愈、柳宗元 韩欧→韩愈、欧阳修 沈宋→沉佺期、宋之问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欧曾→欧阳修、曾巩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陆→苏轼、陆游 苏黄→苏轼、黄庭坚 张柳→张先、柳永 程朱→二程、朱熹 陆王→陆九渊、王阳明 孙洪→孙星衍、洪亮吉 康梁→康有为、梁启超

4、人物并称()

儒家五圣→至圣:孔子 复圣:颜渊 宗圣:曾子 述圣:子思 亚圣:孟子 大毛公、小毛公→毛亨、毛苌 大戴、小戴→戴德、戴圣 儒家、墨家→显学 晁错、贾谊→政论家 建安七子→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阮瑀、孔融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二陆→陆机、陆云

大谢、小谢→谢灵运、谢朓 南徐北廋→徐陵、廋信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老杜、小杜→杜甫、杜牧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词中二李→李煜、李清照

唐宋古文八大→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 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

南宋四大诗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 元剧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散曲双璧→张可久、乔吉 基、宋濂→明初文宗

刘基、高启→诗齐名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清初三大师→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归奇顾怪→归庄、顾炎武 干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南袁北纪→袁枚、纪昀 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 近三百年四大思想家(胡适)→顾炎武、颜习斋、戴东原、吴稚晖

5、九流十家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名家→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阴阳家→邹衍

纵横家→苏秦、张仪、鬼谷子 杂家→吕不韦、淮南王 农家→许行 小说家→宋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d4be24b4daa58da1114a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