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三峡习题 新人教版

2022-12-12 11:1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三峡习题 新人教版》,欢迎阅读!
三峡,上册,人教,习题,单元

9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处(quē) 月(xī) 叠嶂(zhàng) 飞漱 (shù) 沿溯 (sù) 素湍 (tuān) (zhǔ) (yǎn) 肃(jià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阙(同“缺”) (2)自非亭()

(3)不见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 (5)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6)虽乘奔御风 (这里指飞奔的马) (7)哀转久绝(消失)

3.理解填空。

(1)《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北魏(朝代)卓越的地理学家。《三峡》选自《水经注疏》《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的、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2)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3)《三峡》一文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象地展现了江水激流湍急、清亮明澈的特点。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解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应是“给人一种哀伤悲凉、寒气透骨的感觉”) 5.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为配合《三峡》的学习,班上举行以“浪漫三峡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办一期手抄报】老师要求每人办一期手抄报,你的同学计划把下面一段文字作为这期手抄报的“赞美三峡”栏目的导入语,标题拟好了一半,请你帮他拟写另一半。

三峡多美景,猿啼最难忘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上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闻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

(2) 【做一回小导游】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更是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

1


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学完课文之后,老师决定带你们去三峡旅游,请你联系课文的描述,为你的同学做一回小导游。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希望你们常游此地。

(3) 【唱一曲三峡颂】三峡最壮丽,秀美天下闻。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大家为它吟诗作赋,泼墨挥毫。请根据你的积累,写两句描写三峡或长江的诗词名句。

示例: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③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非亭午夜分 (如果) (2)多趣味 (甚、很) (3)清荣峻茂 (茂盛) (4)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8.理解填空。

(1)第一段用“略无阙处”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用“隐天蔽日”写出了山高大险峻的特点。

(2)第三段写三峡的水,其中“素”和“绿”色彩互异;“湍”和“潭”动静相宜,让人不禁赞叹“良多趣味”。

(3)第四段写秋季的景色,用“寒”“ 肃”“ 凄”“ 哀”这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词,秋景人格化,生动地表现了其神韵。

9.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之所以按文中的顺序,是根据水由盛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作者是为江水作注,点是写三峡的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水流湍急,最能体现三峡水的特点,故先写“夏水”。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三峡》)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fd46d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