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2022-05-17 00:3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欢迎阅读!
汶川,观后感,遗址,地震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下车后,我们换乘景区统一观光车前往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及展馆。沿着石阶我们一路走去,道路旁边的石墙上时常会看见"四川雄起""众志成城""勇往直前""告别伤痛,重新来过"等等令人感动、振奋的标语。到了公墓,我们庄严地三鞠躬,献上鲜花,心中默默祈祷:逝者安息,生者坚毅;好好活着,活着算是最大的财宝,活着算是最大的幸福。

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完地震遗址,亲眼目睹了灾后重建的漂亮映秀,我想大地震别仅给人类带来灾害,并且也在警示人类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珍惜生命,认仔细真过好每一天。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二) 罗玉娇

一开始说去汶川,我是拒绝的。舟车劳顿关于我如此晕车的人来说是一件特别恐惧的情况。但在大伙的鼓动下,我依然来到了5.12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

那场地震的场景及那些抗震救灾故事,虽说当年经过电视有所了解。但当走进汶川震中纪念馆时,依然被身旁的文字、图片、模型及震后遗留的物品深深的震撼了。那些书包、那些玩具都肃静的躺在展馆里,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有一具主人、一具故事,这一点一滴都在冲击着我们的泪腺。

但在可怜过后,那种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另我感动,印象最深刻的依然馆中陈列在墙上的"鸡毛信"了。鸡毛信大概离我们很远,但在那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有着成千上万等待救援的人们的危机时间,由官兵从震区徒步传递灾情的方式仍然是可以发挥作用的。那几十封"鸡毛信"没有任何的繁文缛节,基本上用最简单明了的文字反应伤亡人数、灾情及所需物品等。字迹潦草,说明时刻紧急仓促;纸张褶皱,说明路程遥远。这一封封鸡毛信背后,关系着的无数的灾后人民及关怀他们的人。在抗日战争阶段发挥了巨大功用的鸡毛信,在7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发挥作用。这种物理传递信息的方式在任何时候看来都能发挥作用。

这一趟旅途给了我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更知道珍惜、更知道感恩。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三)

到达汶川地震博物馆的时候,才9点多,我们经过映秀新县城,看着当地人脸上都洋溢着舒心的微笑。屋子修得都很美丽,环境优美,游客也不少。到处都洋溢着幸福和欢乐的气息。当时只觉得内心一松,汶川的人们差不多从那些伤痛中走出来了,真好!

博物馆里那么多的场景都让人望之动容,有志愿者、军人、大夫……抛下的满腔热血和爱。每一件当时的留下的物件都让我心酸又心疼。在博物馆里还放着当时的新闻,当时的音乐,以及作家诗人写的诗歌,每一句基本上那么让人心酸,却又那么感动。这算是爱的力量吧!

博物馆展览的基本上汶川怎么在大伙儿众志成城下,重建家园。今天的汶川那么美丽是离别开党和国家,以及世界上爱心人士的帮助,因此你能够在汶川的任何角降看到感恩的标语。这是汶川人民最朴质的一种谢谢吧!走出博物馆,恍惚穿越了一次时空回到了08年,再看看别处的蓝天觉得分外美好。

到了汶川映秀就必须去看看地震遗址,就如同到了北京要去长城普通别容置疑。也许是我之前在博物馆时情绪差不多崩溃过,在到了步行十几分钟远的地震遗址-----汶川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时空差不多在这个地方凝聚,永久呈现那地震时发生的景象,让人们缅怀,祭奠逝去的生命。有如废墟旁那黄色的小菊花,年复一年,默默地表示着哀思。

也许,假如没有那么一场地震,那些正在读书、午睡、嬉闹的孩子,他们如今一定幸福欢乐的日子着,惋惜,天别如人愿啊!!我注意到每一具参观者足步轻迈,神情凝重,没


有人嘻笑,没有人高声说话,估计惊扰了地下长眠者。

我平时游玩是很少拍照的,但这一次却拍了不少照片,有些历史是别能够不记得的,别是吗?在映秀返回成都的路上,我感到先前朋友说得没错:参观汶川地震遗址会让每个人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想我别仅洗礼了自己的灵魂,更多的是珍惜如今拥有的一切和热爱日子。还有算是感动,因为人一辈子别需要多么伟大,只需要感动和珍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0bb29f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