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2023-01-03 20: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认识,谈我对

浅谈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也经过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首先在16世纪至17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就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表现。托马·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就提出了理想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诸如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实行普遍意义的义务劳动制,消除阶级压迫和实行按需分配等。在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三时期,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三人对理想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不仅提出了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的观点,也更多的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然而这一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不成熟的。所以1618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受到了历史状况和条件的限制的。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对资本主义的抨击和批判,不仅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批判旧世界,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参加了革命斗争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方法,对人类社会历史、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书中,作者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火种”开始在神州大地传播。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也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扬。


建国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在发展和困惑中曲折前行。因此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基本问题,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可能真正认清社会主义,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198055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长期以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斯大林模式,错误僵化的理解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真正的弄清楚,这也就成为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标。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刚召开不久的党的十七大六次会议也在新的时期和条件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肯定了之前的成绩下,制定出了新的路线方针。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观点一样,社会主义说到底就是于持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公民福利、增加绝大多数人群的幸福感。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持续向“和谐社会”迈进的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准和谐社会。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广大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这不仅包括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包括了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虽然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坚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9199f4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