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蓝》译后记

2022-04-18 10:1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空之蓝》译后记》,欢迎阅读!
后记,天空,蓝》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天空之蓝》译后记

作者:赵天舒

来源:《博览群书》2019年第08

我开始接触巴塔耶的作品与理论是在2016年初。那时,我在巴黎的留学生活才刚开始不久,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说起留学法国,似乎每个留学生的心中都怀着某种憧憬:或是对于文学的热爱,或是对于艺术与电影的痴迷,抑或是对法国理论的狂热崇拜:巴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不过,与那些在国内如雷贯耳的法国大作家与理论家相比,巴塔耶在中国知名度并不算高,对他的译介也少之又少,而我个人对他的作品开始产生兴趣,也完全是源于一次偶然。田嘉伟是我留学巴黎的好友,也是我之前的北大校友,有一次他与我谈天说地时聊起了巴塔耶,提到了他在其生前最后一本出版物《爱神的眼泪》(Les Larme d’ ·ros)中,解读过一张被凌迟处死的中国犯人的照片。这不经意的一次闲聊,却激起了我的兴趣。我还记得自己兴冲冲地跑到了索邦大学的图书馆,专门借来了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版,饶有兴致地翻阅起来。虽然当时读得一头雾水,但没承想这一读就是整整一年。

初读巴塔耶,我只是抱着一种好奇之心,尝试着去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作家罢了。但是,巴塔耶的作品与理论却魅力超常、传染性极强,会让人产生一种无法克制的探索欲望;并且,他创作的大量文本之间又有着强烈的互文性,是一个整体,令人不止满足于某一部作品、某一个概念。这样一来,我对巴塔耶的阅读遂逐渐深入,并进而以他对凌迟酷刑的解读为题,完成了我在索邦大学的硕士论文。目前我在南特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巴塔耶也依然是我的主要研究对象与理论来源之一。而就在我接触巴塔耶的这两年,国内学界似乎也开始重视其人其作了——其译介逐年增多,其行情连续看涨。我自己虽才疏学浅,但仍希望能汇入这股译介之潮中,为巴塔耶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尽绵薄之力。

我是在2016年夏天接受《天空之蓝》的翻译一事的。不过,我虽动笔很早,却一直处于碎片化的状态,直到2017年的夏天,我才开始集中时间,进入到这部小说的翻译之中。之所以经常停工,是因为作为留学生,学业上与生活上的种种压力往往扑面而来,我必须应对。但另一个原因也不得不提:我时常审视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对巴塔耶的研读远远不够,担心对他理论与作品的粗浅理解还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翻译工作。这本小说译自伽利马出版社星文库为巴塔耶出版的《小说与叙述全集》,我在翻译时参考了编者卢埃特教授为作品所做的大量注释,也查阅了许多外部研究资料。正是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我才得以写成了开篇对本作的解读文章。此外,在前文中我提到过,巴塔耶在1957年小说出版前对其手稿进行了一次修改,使文风变得干涩、生硬,而这也让对原文的阅读与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为了保证对原文理解与翻译的准确,我不仅参考了小说1935年的手稿(该手稿同样收录在巴塔耶《小说与叙述全集》之中),还参阅了《天空之蓝》的英文译本。该译本英文名为Blue of Noon译者是美国当代作家哈利·马修斯(Harry Mathews),我所參考的是帕拉丁出版社(Paladi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b273e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