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韦勒克笔记摘录

2022-05-08 05:3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理论》韦勒克笔记摘录》,欢迎阅读!
勒克,文学理论,摘录,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笔记摘录

文学理论》是从总体上对文学所做的理论探索,它包括了文学的定义、本质、功用、结构以及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根本性问题,既有本体论上的意义,也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它与传统的文学理论》文学概论》一类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两位作者深信“文学研究应该是绝对的‘文学的’,因而他们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并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文学的内部研究上。文学研究做这样的区分是文学理论》的第一个重大贡献。

所谓文学“外部研究”侧重的是文学与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其理论预设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延续了数千年的“模仿说”与“再现说”,即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自浪漫主义文论兴起之后,“表现说”更多地进入了理论家与批评家的视野,但这种强调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作用的观点,依然是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的。

西方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从古希腊罗马中经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直到现实主义的各种文论,始终是围绕着模仿——再现——表现这条主线发展的,批评家的眼光总是围绕着文学的外部问题绕来绕去,唯独不太重视文学本身。

这种在古今中外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侧重外部研究的文学理论自然有它的道理,因为文学术不可能脱离与现实、生活、历史、时代的紧密联系,文学艺术也不可能没有教化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过分强调这类关系却掩盖和忽略了对文学艺术本身的理论研究,这就使文学失了文学性、艺术丧失了艺术性。

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象征主义文论与唯美主义文论,把传统的文论带入了现代主义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相继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等不同流派的文论成为现代主义文论的主流,它们一反传统文论强调文学外部研究的思路,把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它们要求高度重视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技巧、方法等属于文学自身的因素。 关于“内部研究”,既然它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本身,那么,本书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学作品是什么,或者说它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在这一问题上,作者首先驳斥了文学术品是“人工制品”“声音序列”“读者的体验”“作者的经验”“一切经验的总和”等观点,而主张把文学艺术品看做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结构” 文学理论》的第二个贡献是对文学研究中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三个分支做了辩证的界定,既指出了它们的区别,又指出了它们的联系。 文学理论》的第三个贡献是对“比较文学“总体文学“民族文学”这几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所做的辩证分析。

第一章 文学文学研究

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文学研究,如果成为科学不太确切的话,也应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P3

须知每一文学作品都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或者与全然特殊和独一无二性质有所不同。就像一个人一样,每一文学作品都具备独有的特性;但它又与其他艺术作品有相通之处,如同每个人都具有与人类、与同性别、与同民族、同阶级、同职业等的人群共同的性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就所有戏剧、所有文学、所有艺术等进行概括,寻找它们的一般性。文学评和文学史二者均致力于说明一篇作品、一个对象、一个时期或一国文学的个性。但这种说明只有基于一种文学理论,并采用通行的术语,才有成功的可能。P7-8

第二章 文学的本质

简而言之,它是高度“内涵的”。再说,文学语言远非仅仅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可以传达说话者和作者的语调和态度。它不仅陈述和表达所要说的意思,且要影响读者的态度,要劝说读者并最终改变读者的想法。文学科学的语言之间还有另外

1 / 3


文学理论》韦勒克笔记摘录

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即文学语言强调文字符号本身的意义,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P12 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和利用,是更加用心和更加系统的。P14 文学艺术的中心显然是在抒情诗、史诗和戏剧等传统的文学类型上。它们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P15 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P18

第四章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

不过,作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文学史的主要课题这样一种观念,看来是十分错误的。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绝不仅仅止于、也不等同于其创作意图;作为体现种种价值的系统,一件艺术品有它独特的生命。一件艺术品的全部意义,是不能仅仅以其作者和作者的同时代人的看法来界定的。它是一个累积过程的结果,亦即历代的无数读者对此作品批评过程的结果。P36

第三部分 文学的外部研究 引言 因此,有一派人士认为文学主要是创作者个人的产品,于是便断定文学研究主要地必须从考察作者的生平和心理着手。第二派人士从人类组织化的生活中——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中——探索文学创作的决定性因素;另有一派的观点与此相关,他们主要从人类精神的集体创造活动如思想史、神学史和其他的艺术中,探索文学的起因。最后,还有一派人士要以“时代精神”,即一个时代的精神实质、知识界气氛或舆论“环境以及从其他艺术的特质中抽取出来的一元性力量,来解释文学P73-74

第七章 文学和传记 无论是一出戏剧、一部小说,或者是一首诗,其决定因素不是别的,而是文学的传统和惯例。传记式的文学研究法实际上妨碍了对文学创作过程的正确理解,因为它打破了文学传记的连贯性而代之以隔离的、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传记式的文学研究法也无视很简单的心理学面的事实。与其说文学作品体现一个作家的实际生活,不如说它体现作家的“梦”或者说,艺术作品可以算是隐藏着作家真实面目的“面具”或“反自我”;还可以说,它是一幅生活的图画,而画中的生活正是作家所要逃避开的。此外,我们还不要忘记艺术家借其艺术“体验”的生活,与人们实际的生活经验有所不同;实际生活经验在作家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它们在文学上的可取程度,由于受到艺术传统和先验观念的左右,它们都发生了局部的变形。P79-80

第八章 文学和心理学

文学理学的含义可以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也可以指创作过程的研究,或者指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最后,还可以指有关文学对读者的影响的研究(即读者心理学P83

第九章 文学和社会

总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等。P102

2 / 3


文学理论》韦勒克笔记摘录

第十章 文学和思想

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通过对文学的分析,目的是要获得“中心思想”P122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bcbfc7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