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书法故事

2023-12-17 11:18: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颜真卿的书法故事》,欢迎阅读!
书法,故事,颜真卿

颜真卿的书法故事

故事一、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以雄浑、刚健、豪放著称。颜真卿从小就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颜真卿的书法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他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颜真卿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纸和墨,他就用清水蘸着毛笔在墙上写字。他的老师看到他的努力,便免费收他为徒,教他学习书法。

颜真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刻苦努力,而且非常注重道德修养。他不仅学习如何写字,还学习如何做人。他认为,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因此,他在写字时总是力求表现出自己的气质和修养。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被后人代代相传,他的名字也被永远铭刻在历史上。他的字不仅有美感,而且有力量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书法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二、

颜真卿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能跟着母亲到外祖父家中生活。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734,颜真卿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两年以后,他在朝廷里做了校书郎(负责写碑文、祭文的官)后来朝廷又让他到礼泉县(今陕西省境内)当专门管理地方治安的县尉。县衙里公事很多,颜真卿还是不忘练字。虽然大家都夸赞他的字写得遒劲有力,他却想,俗话说“山外有山,外有天”,还要再向高人请教。为了学习书法,他辞去了官职,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

张旭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大书法家,擅长各种字体,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告诉他任何独门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帖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便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告诉过你多次了吗?”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练书法没有捷径,除了苦练本领还有就是多观察。”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老师的一席话让颜真卿茅塞顿开。

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位列初唐四大书法家之首。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故事三、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

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

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 “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

“您瞧,这不是吗?”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

“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

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

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

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

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故事四、

颜真卿二十六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两年以后,他在朝廷里做了校书郎(负责写碑文、祭文的官)。后来朝廷又让他到礼泉县(在现在陕西省)去当专门管理地方治安的县尉。

县衙里公事很多,可颜真卿还是不忘练字。虽然大家都夸赞他的字写得很有功夫,他却想,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写字的功夫还不到家,还要拜高明的人为师才行。不久,他就辞去了官职,拿着自己写的一些字,赶到洛阳去拜大书法家张旭为师。

张旭听颜真卿说完来意,仔细地看了颜真卿写的字以后对他说:

“你的字写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你只要勤练,字就能有长进,就不必拜我为师了。 听了张旭的这番话,颜真卿觉得有道理,见张旭执意不肯收自己做学生,就告辞回长安了。

颜真卿回家以后又在朝廷里做了官,可他心里总放心不下向张旭学书法的事。过了不久,他又一次辞去官职,来洛阳找张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24b9a4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