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唐孟浩然的古诗

2023-12-10 15:2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晓唐孟浩然的古诗》,欢迎阅读!
孟浩然,春晓,古诗

春晓唐孟浩然的古诗 孟浩然的《春晓》全文

《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的《春晓》全文,欢迎参考~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和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注词释义 眠:睡觉。 闻:听见。 啼鸟:鸟鸣。 夜来:昨夜。 赏析1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赏析2

生活处处有诗,诗歌于生活。人人眼中有诗,但不是人人都能作诗。好的诗歌往往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生活现象。言他人想说而不能说之言往往就成诗。

孟浩然有首家喻户晓的《春晓》,在这方面就很有代表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你看这近似口语的诗,在多少人眼中心中是“有”的,但惟有孟浩然笔下才有。

“春眠不觉晓”这是生活的常理。“春困,秋乏,夏打盹。”凡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春天人们嗜睡,因为安逸了一冬天的人,在春天这个日日夜短的时候,无法一时适应,晚上躺下还没睡够天就亮了,所以“春宵一刻值千金”啊。但“春眠不觉晓的诗句却是孟浩然吟诵出来的,而且一吟诵出来就成了名句。

“处处闻啼鸟”也是众多人经历的。春天是鸟儿呼朋引伴的季节。春日清早,住在乡村的人都会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不管你是烦还是喜,你都能听得到。这是“人人心里有”的经历,但“个个笔下无”。如果说第一句还仅仅是表达抽象的事理,这第二句就有了物象,有了意境。但这物象、这意境惟有孟浩然把它入诗,进入了诗中就是美的意境。

当然,仅有上面两句,还不称其为诗,诗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的文学样式。诗人扑捉到这美好的意象,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怀呢?请看后两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44aa6b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