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趵突泉》

2023-02-03 03:0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趵突泉》》,欢迎阅读!
趵突泉,人教,教案,语文,小学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趵突泉》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趵突泉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的。

3.学习生字并理解:“幽静、妩媚、晶莹、疲倦”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的图是一幅国画,要使学生从图中欣赏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美,起到图文互补的作用。本文只从图中是感受不到趵突泉自身的整体美的;这也是与其他看图学文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投影片、《趵突泉》的录像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图欣赏趵突泉的美,初读课文看看语言文字怎样表达这自然之美,弄清每段内容。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抓重点词句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从中欣赏趵突泉的美。

第三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观图,了解图画的基本内容

(一)出示图画,整体看图,看图上都有哪些景物?

(二)图中石碑上写着什么?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趵突泉。 (三)简介文章作者老舍先生。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一)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同时划下不理解的词语。 1.全班起立出声自由读文。 2.划出不理解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及新词订正读音。

4.对不理解词语进行质疑。全班查字典理解,或带入分析文章中解决。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划出文章介绍了趵突泉的哪些景物?(教师范读,使学生感受美。)

(三)再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段,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1.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2.从西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水。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3.大泉的景色迷人,水量大,充满活力,永不疲倦。 4.小泉的晶莹、美丽。 (四)请四位同学分段读文。学生们看看每一段描写的景物在图中什么位置。

三、根据课前预习要求自由读文,并将初读文章中的疑问提出 (一)自由读课文 (二)质疑、解疑。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整体观看了图,初读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知道了本文的作者老舍先生。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老舍先生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从语言文字中欣赏趵突泉的美。

二、分段读文,整体感受全篇内容 (一)请四位同学分段读文。 (二)分别说出段意。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读第1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理解“现在单讲趵突泉”是什么意思?

(首先理解“单”是什么意思,随后引导学生理解由这句话引出下文。) (三)学习第2段,理解第2段内容。 1.读第2段,有几句话?

2.四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请小组讨论后,在全班发表意见。 (这里图文对照理解柳、泉是济南的特色,而趵突泉又为“第一泉”照应了图中石碑上的“第一泉”。重点理解第四句“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说明趵突泉的地位。“妩媚”一词要理解。)

(四)结合课后作业理解第3段。

1.读第3段并说说了解到大泉眼是怎样的? 形状:差不多见方。 大小:占了大半个公园。

水清:清极了,清到“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程度。 位置:泉池中央偏西。

大泉眼的特点:水量大,永不停歇。)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全,要通过指导阅读弄清上述问题。 2.理解课后思考题。 出示投影胶片(1

1)指导朗读,帮助理解。

2)说说读了这句话后你的感受。 出示投影胶片(2

1)要是冬天来了就更好了,为什么?请同学说说、读读。 2)想象一下这句话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4段。

1.读第4段。(请学生自由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7b41f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