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2022-05-01 21:06: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咏鹅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注释,原文,翻译

咏鹅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咏: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 [2]项:颈的后部。亦泛指颈。 [3]掌:指鹅的脚掌。 “鹅!!鹅!”

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这是一首最受孩子喜爱的咏物诗,历代都作为教授低幼儿童的古诗中的首选之一。之所以如此,原因至少有三:一是咏颂的对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农耕社会里早晚见到的家禽———鹅;二是语言简洁通俗又琅琅上口;三是形象生动且诗味盎然。才气纵横的骆宾王,自幼颖慧异常,因为这首相传是他七岁时的诗,更博得“神童”的美誉。也许正因为是一个孩子的作品,尽管是“神童”,但毕竟还是个孩子。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以孩子的心理来感受这一切,也更易赢得孩子们的共鸣。

鹅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家禽,由于它形象俊朗秀逸,曾成为书圣王羲之的最爱。小小年纪的骆宾王,选择了鹅浮游水面这一最优雅的姿态来加以描绘,切入点就让人称奇。 “鹅、鹅、鹅”,开篇叠连的三个“鹅”字,不仅将孩子的纯洁、天真和活泼,活灵活现,而且一开始就给人强烈的冲击,把读者直接带入咏颂的主题。通过有致的顿挫,在音节上有“形三实五”的感觉,与后面的五言诗句自然融合。第二句的“曲项向天歌”,则惟妙惟肖地描绘了鹅扬首欢叫的昂然情态,其中的“向天歌”,让人感受到那骆宾王自幼天生的豪情。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浑身洁白羽毛的白鹅悠闲地浮游在碧绿的水面上,清澈的水中那红红的脚掌轻快地划动着清清的水波。白鹅游水时潇洒自如的形象和悠然自得的神态描绘得生动逼真,再加上“白毛”、“绿水”、“红掌”、“清波”这些具有色彩的词汇,构成了一幅色调绚丽而和谐、景物生动而优美的“鹅戏图”。读诗,仿佛我们也沉浸在这自然而清新的诗情画意之中。诗人仅仅用了十八个字,而这位诗人,还只是个七岁的孩童,不能不让人啧啧赞叹。


如此天才的骆宾王却一生坎坷,屡遭挫折,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正如他在一首著名的诗《在狱咏蝉》中借物述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最让骆宾王名扬天下的是他在唐睿宗文明元年684,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奋笔写下的那篇著名的《讨武瞾檄》。文章历数武则天罪状、备述起兵缘由,檄文辞锋警利、气势非凡,一时传遍天下,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

传说武则天读到这篇檄文时大为惊奇,忙问何人所作,连呼奇文奇才,并有“宰相安得失此人”之叹,即如此贤才沦落在外,这是宰相的过失。徐敬业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说被杀、自杀,有说出家、隐匿等等,不知所终。

但骆宾王是文学创作的成功者,包括他在内的“初唐四杰”以及稍后的陈子昂等,在中国诗歌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正如后来的大诗人杜甫评价:“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正是他们的诗作,形成唐代诗歌的第一个高峰,是开创唐代诗歌大繁荣的前导先声。

骆宾王约638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初唐杰出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诗风精炼缜密,又挥洒自如,最擅长七言歌行,被誉为“绝唱”。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c578df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