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媒体要做真正的“社会公器”

2023-01-17 21:2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面试热点:媒体要做真正的“社会公器”》,欢迎阅读!
公器,面试,真正,热点,媒体



面试热点:媒体要做真正的“社会公器”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常海锋



【热点背景】

一起小区外卖失窃案,被部分媒体报道为《名校贫困大学生考研期间偷外卖度日被抓》名校、考研、辍学、贫困、偷外卖,当这些字眼被精巧地拼凑在一起,盗窃者被刻画为《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不出所料,各路媒体疯狂转载,一波围绕贫困救济、社会公平、执法尺度的舆论浪潮涌现。脑补“名校、考研、辍学、贫困”情节的报道者吸引了眼球,赚足了流量。盗窃贼“变身”冉阿让,冉阿让再“变回”盗窃贼,当信息碎片化叠加流量至上,类似的新闻“反转剧”屡见不鲜。其炮制者抓住部分信息,激发灵感,大开脑洞,无中生有造热点,煽风点火乱舆情,一步步侵蚀新闻行业的根基。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脑补”新闻者不认事实,只认流量;不讲道理,只讲实惠。当后者重于前者,哪怕明天打我脸,今天也要抢流量,“脑补”新闻就不可避免。这些披着新闻外衣的“流量收割机”,该“凉凉”了!

来源于:半月谈网。记者:韩朝阳。

http://www.banyuetan.org/jrt/detail/20200730/1000200033134991595990674338616787_1.html

【模拟题目】

当前,存在部分媒体为了赚流量、博眼球,不去探求事情的真相,而是抓住部分信息,激发灵感,大开脑洞,无中生有造热点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教育专家解析】 1.表明自身观点。

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是社会的风向标。新闻媒体的职责就是传递真实的声音,还原事情的真相。而有些媒体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制造热点话题的行为实则是为了牟取私利,严重违背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带偏舆论走向,此问题需尽快解决。

2.分析其消极危害。

1)民众无法得知事情真相。民众了解社会的途径就是通过新闻报道,而这些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是片面的,是虚假的,这就会严重影响民众对事情的了解和判断,也会引发错误的舆论导向,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






2)损害新闻主人公的形象和利益。比如一则新闻报道把一起小区外卖失窃案报道为《名校贫困大学生考研期间偷外卖度日被抓》这就严重损害了贫困大学生的形象,影响人们对贫困大学生的认知。

3)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虚假新闻过多,不断出现新闻“反转”的情况,就会使得民众对新闻媒体越来越不信任,对真实的新闻也会持质疑的态度。

4)浪费公共资源。这些虚假的新闻往往会博得大家的眼球,引发公众对于新闻的热议,而我们讨论火热的事件或者话题却是虚假的,这就挤占了真实新闻的传播空间,影响民众对真实新闻的关注。

3.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无良媒体唯利是图。部门媒体赚取流量,获得自身利益,违背良知和职业道德。 2)民众猎奇心理作祟。部分民众对于一些奇特的事情的好奇心,使得一些不良媒体有了无中生有,传播不是新闻的空间。

3)对新闻报道的审核不严。尤其是对新媒体所报道的新闻真实性缺乏及时的审核,才让假新闻得以传播。

4)缺乏相应的惩处办法。对于恶意编造、传播假新闻的媒体,处罚的力度不大,才让他们肆无忌惮的捏造新新闻。

4.提出解决办法。

1)新闻媒体加强行业自律。认识到媒体是社会的良知,是社会的公器,尊重事实真相,传播真实新闻。

2)严格审核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的审核力度。在新闻发布之前要核实新闻的真实性。

3)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编造、传播假新闻的媒体,根据情节的严重性,予以严厉的处理,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ed3bda45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