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

2023-01-31 21:0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欢迎阅读!
班主任,案例,工作

班主任工作案例

作者:焦学敦 陈志华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6年第3



山东泰山中学

山东泰安迎春学校(271000)焦学敦

陈志华

[摘要]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集体参加文体竞赛活动的契机,发现并挖掘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体魄,促进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关键词]班主任 文体竞赛 意志品质 集体舆论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113

【案例背景】

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对于班集体来说,活动便是其生命的依托,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教育。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桥梁,组织学生参加文体竞赛活动不仅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学生对参加文体竞赛活动是向往的,他们有朝气、有活力,希望在文体舞台上展示自我,希望自己成功而赢得掌声和鲜花。积极认真地开展班级文体竞赛活动,是班主任育人工作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集体参加文体竞赛活动的契机,发现并挖掘教育资源,针对比赛过程和结果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前些日子,学部组织了班级拔河比赛,这看似平常而又简单的一次文体活动却触发了学生不同的反应,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真可谓“小拔河”引出了“大问题”。

【案例描述】

我们班在最后一轮的拔河比赛中输了,出乎大家的意料,也包括我,因为对于这场比赛,我们班是认真准备了的。首先是由班级内的“消息灵通人士”初步打探到对方班级的上场队员,作为我班“排兵布阵”的参考依据,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班长周某和体育委员杨某则要绞尽脑汁地定出上场队员,几个男生“大力士”肯定是要上场的,可在具体站位上他们产生了分歧,于是“小诸葛”伍某就上网搜寻最佳方案,平息大家的纷争。因为只允许五位女生上场,名额有限,女生通过掰手腕、比力气的方法,决定最后的上场队员。然后是场外总负责侯某画好场上每位同学的具体站位图,并标志清楚。场外拉拉队长和生活委员按照分工各自行动,准备鼓劲的响亮口号和“红牛”饮料。最后是我做“战场动员”:要先声夺人一鼓作气,胜利才会属于我们班,并承诺若赢了这场比赛,奖励大家看一场电影。

可是心气满满的我们班输了,只得到了第二名的奖状。当裁判的哨声响起的时候,对方班级的欢呼雀跃与我们班级的垂头丧气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我没有了昔日的笑容,不满和不悦写在脸上,没有与场上的队员击掌庆贺,只是悻悻地站在一边。涨红了脸的“大力士”蒋某更是狠狠地将绳子摔在地上,怒气冲冲地对前面的同学吼着:为什么你们不用力?前面的同学也没


好气地回应着他。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女生小声嘀咕着:为什么我们班输了呢?是不是对方班级比我们班多上了一位队员?也许吧,不过,我觉着裁判偏向对方,我们班队员的精力还没有集中到比赛上,比赛开始的哨音就响了,我们班能不输吗?回到教室里,得到的奖状被随手放在讲桌上,没有学生去把它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奖励区。有的学生边喝水边自言自语:我手掌上的皮因为拔河用力擦去了一块,鞋子都快蹬烂了,可班主任还是不满意,哼!另一位学生说,以后这种比赛,我不想参加了,没意思。更多学生在议论:比赛输了不能看电影了,哎!真可惜!

【案例分析】

一是班主任自身在比赛目的引导上出了问题。开展文体竞赛活动的价值决不能简单地定义在输赢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如果以输赢论英雄,就走向了正确价值导向的反面。

二是班主任对比赛的思想准备不充分,特别是对比赛结果的处理考虑不周全,感情用事,理智不够。拔河输掉了,学生从班主任脸上读出来的是对他们的不理解和不尊重,没有肯定和安慰,班主任的消极情绪影响了学生。

三是对学生的评价和奖励单一,没有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其参与文体活动热情的持续性。

四是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不够,导致学生看事情简单化,遇到失败心理不能承受,不知道如何从心理、情绪和行动上去战胜挫折。

五是学生的集体意识、团结意识不够。出了问题相互埋怨指责,缺乏理解和包容。

【采取措施】

我在周一设计了一堂主题为《我看拔河 我说拔河》的班会。我第一个发言,首先是诚恳地向学生作了自我批评,剖析了自己在对待班集体活动上的功利思想,没有体会学生的承受能力,在理解尊重学生上做得不够,真诚地希望大家谅解,并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我的话得到了学生的掌声,这掌声包含着学生的理解,更包含着他们对我以后工作的激励。同时肯定了学生的辛勤付出,表扬了为这次拔河做出努力的学生。我一番发自肺腑的讲话之后,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言,畅谈了自己对拔河的认识和在拔河活动中的收获,分享了比赛的乐趣和经验。我看到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敞开胸怀的发言,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大家思考: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比赛,有比赛就会有输赢,世界上有没有常胜将军?应该怎样看待比赛的成败?学生在小组发言和辩论中统一了认识:世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再战的勇气和信心。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要好好总结这次失利的原因,把失败的教训变成下一次成功的经验。听着学生的发言,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在分析完自己和班级的同时,我让大家再分析一下我们的对手为什么会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当时在场边当拉拉队员的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他们一致认为: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更团结,口号声更响亮,他们在场上相互鼓励,轮换上场时,下场的队员都要叮嘱上场队员几句,没有埋怨和牢骚,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赢得在情理之中。听到这些话,大家若有所思,仿佛明白了什么。随后,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场乒乓球国际比赛中,两位运动员势均力敌,在关键性的最后环节,裁判判定一球界外。这时,被裁判判为得分的运动员提出了异议:“我看得很清楚,这一球为擦边球,应该是对方得分。”就这样,这位运动员公正地


将就要到手的冠军让给了对手,自己只获得了亚军。我让大家谈谈对这位获得亚军运动员的认识。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到故事中的运动员面对梦寐以求的荣誉,毅然决然地说出了事实,甘愿居于第二,这是一种正直的人格素养,是一种公平的处事方式,体现了做人的基本要求。

当班会就要结束时,我宣布了一个学生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奖励大家看一场电影的承诺不变。我郑重地说:这场电影与拔河输赢无关,是为同学们拔河比赛后的收获而奖励。我的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欢呼声和掌声。我心里非常高兴,不是因为掌声,而是为学生拔河后的思想成长!

【案例反思】

.班主任要做班集体活动的“有心人”,活动前要做一个策划者,当好参谋。活动中要做一个管理者,面对突发事件和学生情绪的波动,要及时调控、引导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活动后,面对不同结果做学生的心理按摩师,及时化解学生心中的不解和不快,引导他们从活动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班主任要淡化比赛成绩,树立正确的学生成长观和评价观,要有“风物长宜放眼亮”的宽广教育视野,更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综合评价观。

3.及时发现并把握教育时机,利用适时的教育情境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文体活动是学生向往的,也是学生难忘的。把班级活动组织好,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好,承载着学生将来的一份美好回忆!

(责任编辑斯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26d2b1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