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 术语解释 17.第十六章 后结构主义文论 16.1-逻各斯中心主义

2023-03-26 20:0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方文学理论》 术语解释 17.第十六章 后结构主义文论 16.1-逻各斯中心主义》,欢迎阅读!
逻各斯,结构主义,中心主义,文论,术语

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

又译“语词中心主义〞。解构批评家提出的术语。逻各斯〔Logos〕在希腊文中既指语词,又是古希腊哲学用语,表示本原性的或终极的真理。也可译为“道〞。在西方传统中也经常指通过人子予以表达的上帝的智慧。雅克·德里达认为,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思想传统是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即总是把真理的本原归结于逻各斯,或是口说的话,或是理性的声音,或是上帝的话。大卫·诺维兹解释说:“认为语言能被用来传递结构的本质,或甚至其他任何事物,等于是认同被德里达斥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那个神话,它相信语言受制于、屈从于、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和抓住了非语言实体的真实性状。照德里达看来,逻各斯中心主义产生于对某些语言能够‘意指’的非语言实在的‘迫切的、有力的、系统的和不可抑制的欲望’。就像他告诉我们的那样,只有这样一种‘超验所指’才能保证我们谈论的是现实,而不是谈论本身。〞〔?隐喻、德里达和戴维森?〕约翰·卢埃林说:“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核心,是这样一种理解的观念或者说理想:它在最近似自身,在其题材内容直接呈现的根底上,聆听它自己说话。〞〔?感觉门槛上的德里达?〕德里达把结构主义也归为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解构批评家看来,逻各斯中心主义内含着一个难以摆脱的矛盾:哲学身清楚是由文字写成,却偏要标榜为一门独钟思想和理性的学科,否认自身就是一种文字的存在。这也导致柏拉图以来,历代思想家都抬高言语,视口说的话可以直接传达思想;相反,文字那么被认为是思想和言说的派生之物,其成事缺乏败事有余。德里达认为,这是将以文字的随机性为主要特征的语言当作思想和观念的驯服工具,无视了思想乃是语言的产物这一根本领实。乔纳森·卡勒说:“在柏拉图和其他人的理论中,对文字的谴责极为重要,因为把文字看作言语的表征、视文字直接地自然地联系着意义的‘语音中心主义’难分难解地牵连着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哲学的趋势朝着某种意义秩序的方向,如思想、真理、理性、逻辑、上帝的话等等,这个秩序被认为是存在于自身中间,是根底。?论解构?〕卡勒还谈到,在德里达看来,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加以批判的萌芽产生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中,但他又未能跳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一方面,绪尔提出了“语言系统中只有无肯定项的差异〞这一命题,这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有力批判。如德里达解释说,语言系统只是由差异构成的结论,破坏了在


肯定项上建立一种语言理论的企图〞。另一方面,“索绪尔的一些论点又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种肯定。符号本身的概念,这正是索绪尔起步的地方,是基于可感觉的与可理解的之间的区分;能指存在是为了接近所指,因而似乎附属于它所传达的概念或意义〞,这又陷入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关于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评,希利斯·米勒作了如下概括:“语言可能是无根源、无根底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或神的心灵为模式的,而是强迫它们以它为模式。这种可能性的出现,是在两种不同的、各自贯穿的语言在同一个心灵中争夺支配权的时候。阿里可尼断续的声音?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592395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