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

2022-04-10 01:4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欢迎阅读!
银行业,中国,历程,改革

论述题:

一、中国银行业的改革: 1【改革背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大型商业银行的很多负面情况暴露出来,当时许多权威国际媒体对中国的金融业都有着非常严峻的描述,基本上有三类: 1)中国的金融业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2)中国的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

3)中国的金融将拖住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可能使中国经济得到金融的有效服务和支持而保持快速增长。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示监管机构和大型商业银行自身开始高度重视当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不良资产比例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国银行业开始进行改革。

1998 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国债,补充四大行资本金 1999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2001 入世,外资进入

2002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启动银行股份制改革 2003 银监会成立

2004 国有银行股改开始

2005 工行股改完成,建行引入战投,交行香港上市 2006 工行、建行、中行A+H上市 2007 交行A股上市

2008 农行股改获批,国家开发银行股改 2010 农行上市

2、改革历程——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两次剥离,两次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革,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两地上市(A股和H股)——改善治理结构,加强经营管理: 【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大型商业银行改革。1998,通过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离大型商业银行和开发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2001起逐步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实行审慎的金融会计原则、逐步降低商业银行营业税等。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在处置不良资产、加强内部管理等技术层面上进行,尚未触及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2003年以后,国家决定启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创造性地运用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大型商业银行,按照核销已实际损失掉的资本金剥离处置不良资产外汇储备注资境内外发行上市的财务重组四步曲方案,全面推动大型商业银行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核销已实际损失掉的资本金。2003年改革前,我国银行业没有实行规范的资产五级分类制度,银行没有计提相应拨备,没有及时核销不良资产。改革过程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动用准备金、拨备前利润和资本金等现有资源核销了部分资产损失。

二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剥离处置不良资产。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四家大型商业银行共核销、剥离处置不良资产约2万亿元。

三是外汇储备注资。200312月起,国家运用外汇储备先后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注资近800亿美元。 四是境内外公开发行上市。200510月起,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相继启动首次公开发行工作,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先后全部完成A+H股两地上市。

进一步强化了监管【2003年成立了银监会,强化了监管组织体系,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原则2003年底开始,中国国有银行体系加快改革


3、引战战略【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优缺点】

优点:

战略投资者的入股产生“信号效应”,降低了说服国际公共投资者的难度 减少了向公众发行的规模,降低了发行的难度 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改善了治理结构,强化利润动机,提高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此外还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以股市最高价判断股权贱卖,割裂历史

缺点:

引战的定价偏低,按2007年市价计银行股贱卖损失超过1万亿

外资通过参股逐步控制中国银行业,中国的主权与经济安全将因此受到严重威胁。 阻碍本土产业升级之路

世界各国对外资进入都持谨慎态度

4、改革后的影响:

1)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一些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大银行之列。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直持增长趋势,核心资本与资本的比例为80.7%,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质量较高。

2)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3)积极参与国际银行业监管改革和标准制定,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4我国金融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经受住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998ff0aef8941ea76e05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