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银行业当前的改革模式分析

2023-03-31 18: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中国银行业当前的改革模式分析》,欢迎阅读!
银行业,中国,当前,改革,模式

关于中国银行业当前的改革形式分析



一、当前影响中国银行业改革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即利率自由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程度的利率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指标,利率对资源配置起根底性作用。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是放开利率管制,最终形成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根底,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对货币的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系和机制,使之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以进步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导在金融领域整合的运用,互联网金融概念最早是由谢平教授提出,他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形式下:便捷支付,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直接交易,弱化了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的金融中介作用;虚拟运作,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融通的交易本钱。



()金融脱媒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分业管理与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绕过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而直接进展资金交易的行为。金融脱媒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银行存款利率管制情况下,投资者发现投资其他下储蓄金融产品获利更高,导致银行存款资金发生大量分流,金融业出现了脱媒现象。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开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日趋成熟,人民银行的对存款利率的接连下调动作,无一不预示着: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银行业己经成为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




二、中国银行业激进式,改革形式的策略选择



从目前大环境来看,无论是利率市场化的根本完成,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扩张,还是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实,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脱媒态势不可逆转,商业银行的改革迫在眉睫。同时,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大环境,原先为商业银行所熟悉的渐进式改革己不冉适用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取而代之的是,激进式改革必将成为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杀出重围的重要利器。



()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激进式改革



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商业银行应迅速跟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1.建立定价机制,进步竞争程度。在利率市场化根本完成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还未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完备的利率定价机制。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审慎、精细的原那么,确定定价模型,在综合考虑自身的运营本钱、资金本钱、宏观经济走势、市场各类风险以及不同客户群体分类等一系列因素的根底上,实行标准化定价和差异化定价的有机结合,确立一套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为商业银行在这场改革中注入了坚实的根底竞争力。



2.强效风险管控,防范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商业银行对利率的把握更趋于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会造成银行业定价的动态变化,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确定利率定价机制的同时,还要将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纳入考虑,并且结合行业开展态势和宏观经济的大方向,确定一套可以有效防范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体制。这套体制必须可以涵盖从风险识别、分析、计量、管理到事后监测的所有步骤,从而有助于商业银行将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激进式改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d1d612398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