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

2022-04-12 12:2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社会学》,欢迎阅读!
社会学,农村

一、普查

普查也叫全面调查,是指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一个对象都进行调查,以便全面掌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常用于农村行政统计的工作,如全国农业普查、农村人口普查等。

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本,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状况的方法。

三、农业的特点

1、农业的自然依赖性;由于要素的自然依赖性,使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抗风险能力差;第二,生产分散而难以组织;第三,对劳动力要求多数较低;第四,对资本和技术要求低; 2、农产品的弹性较低;

3、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不仅能确保粮食等农产品的稳定供应,而且能带来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多种效用。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途径; 第三,发展现代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四,发展现代农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总体来说,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今后农业经济工作的主体。

五、农村社区的含义

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规模较小、社会结构比较简单、人口密度较较低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区是由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和社区成员的认同感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实体。

农村社区是农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农村社区以聚落为物质载体。

六、农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消费落后,文化生活单调;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公共文化消费投资较少,各类文化设施稀缺,不能满足农户需要;

2、文化陋习依然存在;目前,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强,但农村的文化娱乐情况良莠不齐;

3、农村文化消费结构单一;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但由于文化供给比较单一,农民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4、村民的娱乐需求和市场供给的矛盾非常明显。

七、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及其所负担的责任等。一般来说,家庭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功能、消费功能、生育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情感满足的功能、娱乐和消遣的功能。


八、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主要建设成就是土地产出率提高和人口增长率下降的双重作用下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农村工业也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村工业领域劳动生产率获得很大提升,整个农村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也获得了质的飞跃,民人均收入相应的提高,主要问题是农业与工业的分离发展导致了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和相当部分农村地区的纯农化。 近年来,学术界将我国农村发展的危机概括为三农问题,即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农村强制性的发展联盟瓦解后,除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外,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农村经济制度。

九、农村工业化的概念

工业生产方式在农村经济中的引入、确立、传播和改进过程,其具体方式是,在农村地区引入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通过发展工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获得持续的动力。

十、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

1、市场地位;以市场地位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源自韦伯的阶层理论。这个标准有助于区分社会上因交换关系形成的不同利益集团。

2、收入;收入标准实际上市场地位标准的一部分,目前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公布按照收入划分的各阶层户均收入情况;

3、职业;我国学者近年来在划分社会阶层时多使用此类方法;

4、权力;根据权力的大小划分不同的阶层,可以反映社会利益群体的重大差异和对立。 5教育程度;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程度更成为职业选择的关键,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6、公民权利;以社会成员享受公民权利之差异进行社会分层可以了解社会的基本不公平。

十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定义

国家或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农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十二、中国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个基本层次的内容。我国相关文件明确指出,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保障;社会福利是现代性最强层次最高的社会保障。

十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也是中国农村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一种主导类型。

2、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合作医疗(1940--1989

来源于40年代延安的“医药合作”制度,用凑分子的办法互相解决看病困难;


期间我国相应出台一些文件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规范,80年代以来,农村医疗收到严重冲击,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低。 第二次合作医疗(1990--2001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进行了艰难探索。分别在1993年、1997年两次提出相关文件,但远远没达到预期效果,第二次合作医疗改革未能成功推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2年至今)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实现覆盖全国80%的县的目标,这标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进。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

第一、筹资机制相对完善,明确了个人、集体、政府的筹资责任,加大了政府的支持力度; 第二、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共济抗风险能力提高;

第三、提高了统筹层次,扩大了统筹范围,增强了合作医疗的风险能力; 第四、提高了管理层次,加大了政府的管理责任;

第五、强调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以及农民之情、参与监督的权利;

第六、同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强调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联系。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

制约因素:1、资金筹集难;2、医疗服务资源匮乏;3、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发展对策:第一,建立全国统一制度,同时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指导;第二,加强政府支持; 第三,提高农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需求能力。

十四、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

1、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4、提高农村教师师资水平;

5、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6、加快构建农村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7、建立、健全资助体系,保障家庭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十五、中国农村政治组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094b58650e52ea551898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