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古诗注释及译文

2023-03-19 21: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忆梅古诗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译文,古诗,注释

忆梅

作品原文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定定:滞留不动。唐时俗语,类今之牢牢。住:一作。天涯:此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即梓州。

物华:万物升华,指春天的景物。

寒梅:早梅,多于严冬开放。堪恨:可恨。恨:怅恨,遗憾。

长:经常,老是。去年花:指早梅。因为梅花在严冬开放,春天的时候梅花已经凋谢,所以称为去年花

白话译文

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物华。 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创作背景

这是李商隐任职于梓州柳仲郢幕府后期之作。此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在作诗之时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是李商隐所作的一首咏物诗。

首先是一句定定住天涯,可看得出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而是因为滞留异乡而苦。梓州(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这句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即是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评此句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正是的发展与深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但依旧怀才不遇,紧接着的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长作去年花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这首《忆梅》,意极曲折,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一来,便显得此诗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3880d3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