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生产与经营》教学大纲

2023-03-25 19:4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牛的生产与经营》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教学大纲,经营,生产,牛的

《牛的生产与经营》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通过学习,握现代养牛生产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普及先进的、集约化养牛的科学知识,提高养牛业,乃至畜牧业生产者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促进自身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牛的生产与经营》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牛的生产与经营”教学基本要求,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以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经过多年的使用,并在广泛征求使用意见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内容为牛生物学特性,乳用牛、肉用牛的品种及选择,牛的繁殖技术,乳用牛的饲养管理,肉用牛的育肥技术,牛的疾病防治及养牛场经营与管理。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国内外奶牛、肉牛生产的现状、牛的外貌与生物学特征、牛的品种特征、牛的消化生理特点、牛的饲料加工与日粮配合技术、犊牛的培育、奶牛的饲养管理、肉牛的育肥技术等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看录像教材,了解、掌握与养牛生产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各种措施,在有可能的


情况下到牛场参观,在生产实际中多观察、多了解。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 牛的生物学特征(18课时) 第一节 生活习性 第二节 食性和消化特点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泌乳特征 适应性与反应性 乳用牛生产技术(24课时) 乳用牛的品种与外貌评定 牛的繁殖技术

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乳用牛的饲养管理 鲜牛奶的卫生管理 肉用牛生产技术(12课时) 肉用牛品种选择与利用 肉用牛繁殖群的饲养管理 肉用牛的育肥技术 主要牛病防治(14课时) 牛病的预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99bdd6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