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格特质和学习适应性特征和差异分析

2022-05-19 14:2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人格特质和学习适应性特征和差异分析》,欢迎阅读!
适应性,特质,中学生,人格,差异

要: 了解中学生人格特质及学习适应性的一般特点和个体差异,可以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目的性更强。本研究以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为对象,探讨初、高中学生在人格特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特点与差异。

关键词:人格特性 学习适应性 比较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81-01 一、研究意义

目前,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学生在人格特质和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特点及个体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教育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法

1.被试:共发放问卷521份,收回问卷521份,其中有效问卷508份,其中初中学生295人,高中学生213人;男生305人,女生203人) 2.研究工具

2.1 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 2.2 学习适应性测验(周步成,1992该测验分为15个分测验: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方法、学习技术、应试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朋友关系、独立性、力、身心健康、回答一贯性、要求水准、归因方式等。该量表为likter五点计分方式,其中1表示差等,2表示较差,3表示中等,4表示较好,5表示很好。本研究选择了其中的部分项目。

三、调查结果

1.初高中学生16pf人格特质之比较研究 508名学生的人格测验中,初高中学生的人格特质除少数项目上存在0.05水平的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的项目均差异不大。

2.中学生16pf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研究。在比较中学生在人格特质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中发现,男女学生除了在某些项目上存在性别差异外,其余的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 3.初高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除了项目读书和记笔记方法和要求水准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4.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研究

在比较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中发现,男女学生在学习适应性的各个项目上均差异不显著。 四、分析与讨论

1.中学生16pf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

1.1 本研究发现,在卡特尔的人格测验中发现,总体上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的人格特质差异并不大,只是在人格因素恃强性、有恒性、次元人格因素/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方面,高中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学生的恃强性明显高于初中学生,说明高中学生更好强、更有自己的主见,这与以往研究中的结论是一致的,高中学生表现出比初中学生更喜欢争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问题,对同学、教师、家长、书本都有自己的看法,且高中学生表现出更安详警觉,果断,有进取心。但是研究结果也显示,高中学生的恒心和责任心不如初中学生,说明高中学生需要在有恒性方面加强培养,当然初中学生的有恒性在大多情况下得益于教师、家长的叮咛嘱托,表现出自我约束的他律性特点,一旦缺乏别人的督促,很可能会表现出本研究的结果,即有恒性在成长后反而降低。所以学校教育注重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由他律到自律发展。


1.2 中学生在人格特质方面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发现,男生的有恒性、独立性和次元人格因素怯懦与果断方面要强于女生,说明男生比女生更独立、有主见,有恒心、且果断,而女生在合群性和/敏感性方面要强于男生,说明女生更善于和喜欢与人打交道,且对环境和人际的敏感性更强。这种差异表现与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所给予的不同期望有关,而中学生的个性形成是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的,所以在其人格特质中所表现出的这些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但本研究中还发现女生的敢为性也明显高于男生,这个结果尚需在以后研究中继续关注。 1.3 在对中学生的人格特质研究中发

现,无论是不同学部,还是不同性别,均有一个一喜一忧的结果:喜的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略高于常模中的均数,说明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总体上仍处于正常范围;忧的是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标准分值均低于常模标准的5份中间值,说明我们的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2.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2.1 由于本研究取样的局限性,高中学生大部分属于市属重点中学的学生,而初中学生则属于一般性质,所以在初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中,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应试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朋友关系以及总分上均高于初中学生。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重点高中的学生确实在学习适应性上较强,教育应充分的运用这一笔经验财富,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初中教育在学习适应性上的培养方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以及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在学习技术、听课方法、应试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另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环境的培养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2.2 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无明显的性别差异是本研究的另一个结论,说明男女性别在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没有优劣之分,女中学生应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时注重学习方法和技术的培养,增强自信心,以突破长期以来认为中学阶段是女学生的滑铁卢的观念。 五、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1.由于被试样本量较小,所以本研究结论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2.扩大样本以进一步探讨中学生人格特质和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特点及发展规律,为继续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067cb6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