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观课报告

2022-03-29 07:0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司马光》观课报告》,欢迎阅读!
司马光,报告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

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张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一、本课亮点: 1.导入环节:

新授课由图片引入→姓“司马”→ “司”字的写法并与“同”相比较,创意很好!在引入新课时,在自然过渡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还可以再发挥点教师的智慧,即在课前的教学设计方面,再多思考下。 2.多媒体的运用:

教师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营造氛围,带领学生通过看图,模拟《司马光》的人物情景,感受和体会当时的场景的做法,效果非常好!电子白板逐步展现“文字”,通过“读”,“动作模仿”+“语言表述”等,自然、真切,使学生体会很深刻。由于张老师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的交互演示功能,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地调动。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学习。 3.朗读指导:

课程标准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借助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

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


层次非常清晰。只有教师引得精彩,学生才会读得动情。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就很好地落实了这一课标精神。

整堂课中,张老师都以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感情,在读中升华认识。但在本节课,学生自读课文开始时,可能由于习惯使然,非自读,而是齐读,但还是逐渐变成自读。这可能是平时自读少,而齐读多的习惯造成的。 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本节课课堂真实、有效,没有作假的感觉。 4.识字教学:

在识字环节,张老师注重识字方法的训练,在教学识字环节中,挖掘了许多语言训练的因素,对学生进行了牵引训练,识字、组词、造句,学生学到了很多。设计的识字环节多而又层次。从带拼音的,不带拼音的,从单字到词语,从直接认字到练习巩固,层层深入,步步紧跟,设计得法。教师运用了“熟字换偏旁”、“熟字加一加”、“数字加笔画”“生活中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识字教学任务。在“读字正音”环节,形式活泼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理解课文,情感延伸:

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在突破重难点方面,张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老师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己与主人公的比较,做新时代的司马光,让学生在了解安全知识的同时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一点建议:


由于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这节课上个别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忽略了对个别孩子的提醒。

但是,瑕不掩瑜,通过这一节课,我们可以看出张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总体上来看,这仍是一节很成功的研究型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392721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