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简介

2023-02-08 14: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蒙古族简介》,欢迎阅读!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贡献卓著的民族。据2000年人口统计,我国蒙古族有5813947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有3995349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49857人,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青海省有脆.301人,主要聚居在海西蒙古族蘸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有15774人,主要分布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河北省有169887人,主要聚居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有141,495人,主要分布在杜尔伯持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有172026人.主要聚居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有669972人,主要分布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河南、贵州、四川、北京、云南、广东、湖南、安徽、江苏、天津、湖北等全国各地。在我国行政建制上蒙古族有1个自治区、3个自治州和8个自治县。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使用区城广阔:包括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地区。严格划分,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语属于喀尔喀方言,使用人口约180万;中国境内的蒙古语言又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3种方言,使用人口近400万。中国现代蒙古语的主要特点是: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词汇方面,有汉语借词,也有一些突厥语、满—通古斯语、藏活、梵语、希腊语、俄语借词。

历史上蒙古族使用过多种文字。早期蒙古文宁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文都跟回鹊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现存(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文献)年代最早的是《也松格碑》(公元1225)。但至今仍末发现直接记载早期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的文献资料。到公元17世纪,回鹘式蒙古文发展成为两支:一支是现在通行于中国的蒙古文,又称老蒙文;一支是在卫拉特方言区使用的托忒蒙古文(蒙古国1945年开始使用斯拉夫蒙文,又称新蒙文。]992年重新恢复使用老蒙文)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通过它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用蒙古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图书.其中包括蒙古文的创作和中外名著的译本,并发行了多种报刊。

蒙古族从东至西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多属于温带大陆气候,部分地区受季风


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由于分布广泛.所在地区地形及地理条件也有很大不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51日,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建于明代.这里居住着蒙古和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民族。它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居全国第三位。人口2100多万,其中蒙古族占全区总人口的1573%,有300多万,占全国蒙古族人数的70%上。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蒙古高原。阴山横亘于中部,北部是戈壁和草原,南部有黄河弯曲流过,形成著名的河套平原以及鄂尔多斯草原。兴安岭纵贯东部、以西是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境内河湖众多,高原盆地相间。草原、绿洲、戈壁、沙漠并存,地形复杂,物产丰盈。人们形象地把内蒙古的富饶概括为“北牧南粮,东林西铁,遍地资源”。

北牧,内蒙古草原面积8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五大牧场之首.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南粮,内蒙古耕地面积4.9万平方公里,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是著名的“塞上粮川”和“谷仓”;东林,内蒙古有16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西铁,是指包头钢铁公司为龙头的工业体系。遍地资源,内蒙古现已探明的矿种有70多种,矿产560多处。其中硫铁矿、铌矿、铍矿、稀土矿、冰洲石、蛭石、玛瑙等矿产种类居全国之首。特别是稀土占世界储量的90%以上,成为举世瞩目的“稀土之乡”。号称”乌金”的煤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此外.淡水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水资源和水产品生产潜力巨大。还有数以千计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珍禽异兽驰名中外。内蒙古高山、大河、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把北国大地装点得五彩摈纷.成为旅游者赏心悦目的胜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74692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