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春游(古诗阅读复习卷)

2022-04-27 22:1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丰乐亭春游(古诗阅读复习卷)》,欢迎阅读!
乐亭,古诗,春游,复习,阅读



丰乐亭春游(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野草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的是 (时候)的景色,从“ ”句可以看出。2分)

2、这首诗写到了 等景物。抓住了事物的 来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明的画面。3分)

3、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2分)

4、全诗表达了 2分)

《早梅》——齐己

万木欲冻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观全诗,诗人写出了早梅的什么品性?(3分)

(2)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人郑谷读后说:“未若‘一枝’佳。”你认为将“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2分)

(3)诗的一、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早梅的品性?并说说你的理解?(3分)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1)中庭:庭院中 (2)栖:休息(3)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 。前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的特点。2分) 2、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 (景物)可以看出来,全诗塑造了一个 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 的。2分)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2分)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2分)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1)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2戍鼓成楼上的更鼓。戍,守卫的意思。3边秋:边塞的秋天。4)露:指白露天气,点明时令。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一句中 点明了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繁,战事激烈,道路为之阻隔,这是诗人所见: 是诗人所闻,所见所闻都是一片 的景象。2分)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露从今夜白”即写影,又点明了 2分) 3、作者说的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都写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突出写故乡的“ ”与“ ,从而深刻地表达出作者 之情。3分) 4、由听声望月,自然过渡到 是说兄弟离散,天各方, ”是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两句诗概括了宛史之乱中人民的遭遇。4分)

5、这首诗层次井然,结构严谨,特别是“ ”早已成为千万传诵的名联佳句。1分)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④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1、诗中描写了 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 的盎然意趣。3 2、全诗突出一个“ ”字。 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2

3、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14、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儿童的诗句请写出两句:2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1)降:xiáng服输 2)骚人:诗人 3)搁:放下 4)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高下。 1、诗人笔下,梅、雪因何不服输: 1分) 2、争论中,梅花认为自己 ,雪花认为自己 ,所以不肯服输,也让骚人搁笔费评章。2分) 3、作者对此争论的看法是: 1分) 4、这是一首哲理诗,告诉我们 2分) 5、古诗中,写“梅”往往会与“雪”对比,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2分) 1 2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陂(bēi:池塘。②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

了。③浸:淹没。④寒漪(yī):水上波纹。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⑥腔:曲

调。⑦信口:随口。⑧归去:回去。⑨池塘:堤岸。

1这是一首描写 景的诗。诗前两句景,诗人把 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一个" "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一个"

",写日落西山,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一个" ",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

的形象,生动形象。诗的后两句写人,一个" "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

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 。使

人为之耳目一新。表达了诗人对 生活充满着向往。6 2、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1

3、请写出我们学过的描写牧童是诗句: 1





江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此诗写于诗人重受宋光宗召见,赴京面圣时经过江郎山所做。 注释:和韵:唱和别人的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三峰:江郎山有三座山峰。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

干: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诗的一二句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郎山的 特点。3分)

2、三、四句诗人表达了诗人 的人生理想。2分)

3、辛弃疾是宋代 派的词人,与苏轼合称“ 1分) 4、古诗词中描绘下列名山的诗句,你能填出来吗?4分)

泰山: 飞来峰: 黄山: 华山: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味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郑思肖:南宋画家,后为太学上舍。宋亡后誓死不降北方蒙古族的元朝,所

作此诗。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1、诗中“并”的意思是 1、“百花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味穷。”的意思是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菊花

的特点。

3、诗人借菊自喻,表现了他 的情怀。中“ ”最能体现出诗人的情感。

4、请另写两句有菊花的诗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aa496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