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和宋诗的差异性分析

2022-12-30 01:12: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和宋诗的差异性分析》,欢迎阅读!
差异性,唐诗,分析,宋诗的

唐诗和宋诗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更好地认识唐诗和宋诗的价值,对二者的区别进行分析具有 了重要的意义。 一、唐诗和宋诗在风格上的区别 就唐诗和宋诗的比较来看,二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在风格上的差异。《诗经》的强烈抒情性是前人久经论证的。唐人主情,宋人尚理。故由《诗经》而来 抒情传统在唐诗那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宋诗则未能更好地体现这一点,更多的是“以才学为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所以明人杨慎“唐人主情去《三百篇》近;宋人主理去《三百篇》却远”之说颇为精到。

(1)唐诗以抒情为主,往往触景生情、即景抒情,多用比兴形成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宋代诗歌多议论、重理性、思辨多,用赋法直陈,追求析理透辟,虽比唐代文学精深但抒情性、形象性有所不如,故而“唐人去《三百篇》近;宋人去《三百篇》远”

比如同是写庐山,李白和苏轼的侧重点和艺术风貌明显不同。李白《 望庐山瀑布》 ( 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重在写其奇景、壮美,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这便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讲的“不涉理路不落言诠”

而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与之相比,意思较为深刻,以气骨见长;但情辞之丰腴则有所不如。前两句还是写景但两句却是由景人理联想到人们认识事物的哲理。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才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清人赵翼评论道:“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

(2)唐人崇尚自然天成追求浑融完整的意境和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与《诗经》的纯朴自然相类。宋人崇尚人工锤炼在诗歌的格律语言技巧上惨淡经营,多用典故和前人的诗意句法,力求点铁成金。宋人更重人工美,与《诗经》相差较远。

纵观唐代诗歌,无论是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是李白的潇洒壮浪的古体诗歌都是自然天成、不事雕琢,境界浑融完整。李白提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创作理念也为世众多唐人多采纳。而宋诗无论是欧阳修还是苏轼、王安石都注重诗的雕琢尤其是到了“西昆体”诗歌那里更加注重典故的使用。世以黄山谷为首的“江西诗派”的点铁成金、呕心沥血的努力直到南宋中期还有余响。

(3)唐人以热烈饱满的感情去感受生活,浪漫气息较浓,也近于《诗经》的民歌风格。宋人则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去体察生活富于理性精神,更可看作是学人之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ab2b9462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