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引起肺部结节1例

2022-05-10 05:52: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华支睾吸虫引起肺部结节1例》,欢迎阅读!
吸虫,结节,肺部,引起,华支睾

华支睾吸虫引起肺部结节1

【中图分类号】R53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191-01

中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包括发热、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肝区痛、血液学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很明显,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患者症状旺旺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多在左叶,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肿大不常见[1]。华支睾吸虫常常一肝脏病变表现为主,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较为少见,先报告1例华支睾吸虫引起肺部结节的病变,以加强对华支睾吸虫病的学习和了解。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45岁,壮族,因"右侧胸痛伴咳嗽3天,发现左肺占位1"20151126日入我科治疗。患者自诉20151124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胸部疼痛,呈隐痛,放射到右肩、右侧腰背部,伴咳嗽、咳痰,为白色粘液痰,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畏寒,无午后潮热,无心前区疼痛,无腹痛腹泻,至江南区江西镇卫生院就诊,建议到上级医院行进一步治疗,20151126日到我院门诊就诊,CT1、双肺多发结节,性质待定,暂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排除其他性质病变;双侧锁骨上、纵膈小淋巴结,考虑炎性增生可能性大;2、双侧胸膜增厚,右侧胸腔少量积液;3、肝左外叶囊肿可能性大;肝内胆管轻微扩张;4前列腺钙化。门诊拟"右肺占位性质待查"收住我科。 入院查体:体温36.9, 脉搏75/min, 呼吸20/min, 血压135/89mmHg, 身高179cm, 体重68k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无抵抗。右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的干湿性啰音。心率75/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史、个人史:既往体健、吸烟10余年,平均每天约2包,已戒烟1天、饮白酒6年,平均每天约6两,已戒1天,有食用鱼生史,余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余系统回顾未见明显异常。

1.2辅助检查: CT1、双肺多发结节,性质待定,暂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排除其他性质病变;双侧锁骨上、纵膈小淋巴结,考虑炎性增生可能性大;2、双侧胸膜增厚,右侧胸腔少量积液;3、肝左外叶囊肿可能性大;肝内胆管轻微扩张;4前列腺钙化。腹部彩超:肝、胆符合肝吸虫病声像图改变。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76×10^9/L,红细胞:4.19×10^12/L,血红蛋白:129g/L,血小板:32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数:6.97×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7.12×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6.7%;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入院特检、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多次大便样本送广西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检查提示:可见肝吸虫卵。2015.12.01B超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术;左肺穿刺活检)组织3小块,一块为肺泡组织,另两小块见梭形细胞增生,伴有较多炎细胞浸润,(左肺穿刺)符合炎性病变,肉芽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染色:CD68纤维组织细胞(+,CKpan-,SMA示血管及肌纤维母细胞(+),Desmin-),ki-67示炎细胞增殖指数略高。 1.4诊断以及治疗

该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病史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患者肺部结节为华支睾吸虫所致可能性大,遂予以阿苯达唑驱虫治疗,每疗程总用量为: 10-20mg/kg,分两次服用,每疗程14天,经驱虫治疗后患者胸部疼痛较前明显缓解,咳嗽明显减轻,遂予以出院继续观察。1个月以2个月后 返院复查CT提示:肺部结节较前明显缩小以及消失。




2.讨论

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有赖于粪便中的虫卵有机会下水,而水中存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以及当地人群中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该患者既往有大量食用鱼生史,并且影像学检查表现以及大便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卵,都有力支持患者感染华支睾吸虫,且通过驱虫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CT提示肺部结节较前减少以及消失,进一步证实患者诊断正确。 能够导致疾病的寄生虫有很多种,但在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极容易误诊以及漏诊。华支睾吸虫长期寄存在患者肝脏内,主要以肝脏病变以及消化道症状为主,引起肺脏以及胸膜病变较为少见,但华支睾吸虫虫体以及虫卵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入胸膜以及肺脏,人体自身免疫系统通过应答后导致胸膜增厚以及肺部结节病变,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者肺癌。姚丽农等[2]发现在肺吸虫的诊断中有大约30%左右被诊断为肺炎、肺结核、胸腔积液待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皮下脂肪瘤等疾病;陈艺坛等研究发现[3]人对弓形虫有一定的先天免疫力, 故成人多为亚临床或隐匿性感染,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基础疾病;易引起病变的播, 而出现间质性或不典型肺炎、胸膜炎等改变, 因临床表现、X 线影像不典型或被基础疾病所掩盖, 易误诊、误治。寄生虫所致疾病的诊断往往依赖于影像学表现、寻找成虫以及虫卵、相关抗体的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等,寄生虫病一旦确诊,既可以使用相对应的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同时必须建议患者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切断传染源。 参考文献:

1]李雍龙、管晓红.人体寄生虫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01-104 2]姚丽农、李丽莎、阮卫等.196例肺吸虫病临床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2):88-89. 3]陈艺坛、陈志斌、修淸玉.老年弓形虫性肺炎4例误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0,5(3):19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bd779b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