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包纸工-说课稿

2024-01-30 16:26: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团包纸工-说课稿》,欢迎阅读!
包纸工

三年级美术上册《团包纸工》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团包纸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部分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设计、造型、应用、表现的一课 ,属于手工制作方面较难的一节课。是对上节课的“有趣的鞋”是一个很好的总结课程。新课标倡导的理论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这一单元都是手工创作课,体现了新课标里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怎样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了动手性、动脑性,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重点是体验皱纸的特性,能够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手工作品。

教学难点是能够别出心裁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皱纸手工作品。 二、教法、学法: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不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美术方面尤其是手工方面基本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有了不少的基础,就是在学生创新上教师还是要再下功夫,好好引导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不然学生总是局限于老师的范例,能够大胆的自己去创新。

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启发引导法,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同时采用演示操作法,让2个学生上讲台上直观演示,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通过各种练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思维。

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既管教,又要管学,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⒈归纳法: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经过理解、分析、归纳出团包纸包的制作规律。 ⒉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制作方法。 ⒊通过提问与练习,让学生逐渐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

课前我会让学生准备一些工具,包括皱纹纸、玻璃球、乒乓球、细线、剪刀、橡皮泥、胶棒、双面胶、卡纸、棉花、糖果、彩笔、八开纸等

三、教学过程:

根据美术学科特点,我为本课设为五环节: (一)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导入课---《团包纸工》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理解本课知识点,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对立体造型艺术做一些基本的了解。 (二)作品欣赏,技法分析。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理解本课知识点,对各种团包的制

作方法的直观感悟,为后期动手制作做铺垫。

(三)学生实践,随堂指导。

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和技法,开始创作练习。并请2个同学上讲台做法详细制作和讲解。

教师巡视辅导,提醒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技法,处理好各个包团的大小位置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ec75ded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