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物分类

2022-09-27 22:0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水体污染物分类》,欢迎阅读!
水体,污染物,分类

水体污染物分类

含氮化合物

包括有机氮、蛋白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有机氮是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总称。蛋白氮是指已经分解成较简单的有机氮。此二者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如动物粪便、植物腐败、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当水中有机氮和蛋白氮显著增高时,说明水体新近受到明显的有机性污染。

氨氮是天然水被人畜粪便等含氮有机物污染后,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形成的中间产物,水中氨氮增高时,表示新近可能有人畜粪便污染。但流经沼泽地带的地面水,其氨氮含量也较多,地层中的硝酸盐可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也可使氨氮浓度增加。

亚硝酸盐氮是水中氨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酸菌作用形成的,是氨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含量高,该水中有机物的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如水体中硝酸盐氮含量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表示该水体过去曾受有机物污染,现已完成自净过程。若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均增高,提示该水体过去和新近均有污染,或过去受污染,目前自净正在进行,氨的硝化过程是指含氮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分解成氨,再经亚硝酸菌作用生成亚硝酸盐,后者再经硝酸菌作用生成硝酸盐的过程。人们可根据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含量变化的意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水质的污染状况。 硫酸盐

天然水中均含有硫酸盐,其含量主要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水中硫酸盐含量突然增加,表明水可能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硫酸铵化肥等污染。

硫酸盐:浓度超过750mg/L时有轻泻作用,300-400mg/L时多数人感觉水有味,故规定饮水中硫酸盐(以硫酸根计)含量不超过250mg/L. 有害物质

主要指水体中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物,如汞、镉、砷、铬、铅、酚、氰化物、有机氯和多氯联苯等。有害物质的来源除少量如汞、砷等可能与地层有关外,主要受工业废水的污染。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废水排入水体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数量将不断增加。 地下水

地下水的水质动态与地表水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地表水可通过各种途径渗入地下而成为地下水,污染物在地表水下渗过程中不断地被沿途的各种阻碍物阻挡、截留、吸附、分解,进入地下的污染物数量显著减少,通过的地层愈厚,截留量愈大,因此地下水污染过程是缓慢的。尽管如此,长年累月的持续作用仍可使地下水遭受污染,且一旦地下水受到明显污染,即使查明了污染原因并消除了污染来源,地下水水质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因为被地层阻留的污染物还会不断释放到地下水中,且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溶解氧含量低,微生物含量较少,自净能力较差。因此,地下水污染治理一般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见效,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的地下水,一般表现为钙盐、镁盐、氯化物、硝酸盐显著增加,其有毒污染物主要有酚、氰、汞、铬、砷、石油及其他有机化合物,堆积于地表的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其可溶性成分也可随雨水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 硝酸盐

污染来源:水源中的硝酸盐除了来自地层外,主要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肥后的径流和渗透;大气中的硝酸盐沉降;土壤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等。

作用机制与危害:硝酸盐在胃肠道细菌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红血蛋白、造成缺氧。婴儿特别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对硝酸盐特别敏感,易患高铁血红蛋白症。当血中1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时,婴儿即可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



1


此外,亚硝酸盐还可与仲胺等形成亚硝胺,后者与食道癌的发病有关。目前,我国某些地下水源中硝酸盐的含量有增高趋势,应引起人们关注。 理学指标

氟化物:水中氟化物在0.5-1.0mg/L时氟斑牙的患病率为10%-30%,多数为轻度斑

;1.0-1.5mg/L时,多数地区氟斑牙患病率已高达45%以上,且中、重度患者明显增多,而在0.5mg/L以下地区,居民龋齿患病率高达50%-60%,0.5-1.0mg/L时的地区,仅为30%-40%.综合考虑1mg/L时对牙齿的影响和氟的防龋作用;以及高氟地区除氟在经济技术可行性.故规定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不应超过1.0mg/L.

氰化物:使水呈杏仁味,其味觉阈0.1 mg/L.动物实验证明:氰化钾为0.025 mg/kg时大鼠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高,条件反射活动有变化,0.005mg/kg时无异常变化发生,此剂量相当1 mg/L.考虑到氰化物毒性很强,应有一定安全系数.故规定饮水中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0.05mg/L.

:水中含砷1.0-2.5 mg/L,可引起慢性砷中毒,含砷在0.12 mg/L 以上时饮水10年后可出现慢性砷中毒或疑似病例。且发砷含量增高。饮用含砷量为0.027-0.081 mg/L的居民其发砷量与对照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异.国外资料也报道水砷在0.05 mg/L时未见任何有害影响.故规定饮用水含砷量不得超过0.05 mg/L. 地方性氟病

又称地方性氟中毒,它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本病分布很广,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流行区。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土壤中氟化物可溶于水,容易被动物和植物所吸收。氟化物在肠道内吸收与其水溶性有关。因水氟大部分为易溶性,故吸收率往往在90%以上。食物中的氟约为40%--80%属易溶性,因而吸收率也较高。本病根据摄入途径分二型,一为饮水型即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而患病,此型分布广,90%的患者属此型。另一型为燃煤型,即在特定地区煤中的含氟量过多,当地居民习惯敞开燃煤、烘烤粮食,致使室内空气和烤干食物中氟含量增加而导致本病发生,例如湖北鄂西土家族自治州和贵州省某地发生的地氟病均属此型。发病机制 氟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正常的钙磷代谢,促进牙齿和骨骼钙化,适量的氟可促进牙齿和骨骼正常生长和发育,并对神经传导和酶代谢有一定作用。氟进入人体后,在胃肠壁内迅速被吸收,并被转运到各组织,氟还可以透过胎盘屏障。体内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过量氟主要蓄积在骨骼和牙齿组织中。氟的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如下:对钙磷代谢影响:过量的氟与钙结合成难溶的氟化钙,大量氟化钙沉积在骨组织中,使骨质硬化,密度增加,少量沉积在骨周软组织中,使韧带肌腱等钙化。血钙的减少,反馈地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分泌增多,加速破骨细胞对钙的吸收,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全吸收,使磷大量排出。对骨骼的影响:1.氟化钙大量沉积,可使骨质硬化,密度增加,骨皮质增厚,髓腔变小,而破坏骨细胞可使骨钙吸收又可使骨质脱钙疏松,因而在临床上出现硬化型、疏松型和混合型三种表现;2.氟取代骨盐羟基磷灰石中羟基,使之变成氟磷灰石,从而破坏正常质晶体结构;另外成能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又促进新骨形成,骨内膜增生,因而造成骨皮质增厚、表面粗糙、外生骨疣等病变;氟能抑制骨磷酸化酶的作用,从而影响骨组织对钙盐的吸收和利用。对牙齿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牙胚发育阶段,氟可使牙釉细胞中毒变性,影响釉质正常发育,可合牙本质钙化不全,牙齿变脆,因而在出牙后,牙面呈现混浊无光泽的白垩样斑点。同时因钙化不全的釉质疏松多孔,吸附色素并使色素沉着。但适量的氟可在釉质表面形成氟磷灰石保护层,降低酸溶性;同时氟能抑制口腔中某些酶的活性,使产酸减少,因而具有防龋的作用。氟的其他毒作用:氟中毒是全身性疾病,除了累及牙齿和骨组织之外,对非骨相组织和器官也能产生损害。如氟可以直接作用于雄性生殖系统,破坏睾丸细胞的结构,影响它的内分泌功能,导致生殖功能下降,氟可直接损害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造成原发性神经损伤,此外氟还可以促进脂质过氧化,导致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以及阻碍蛋白质合成等作用。 临床表现



2


1 氟斑牙:分三型:白垩型、着色型、缺损型。

2 氟骨症:主要症状是腰背和四肢大关节持续性疼痛,且多为酸痛。一般晨起最剧,活动后减轻,但不伴体温升高和关节肿胀,不受气候改变的影响。重症患者,终日卧床,不敢活动,惧怕化人触动,此外,肢体皮肤可有蚁走感、紧束感、知觉减退和四肢发麻,也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 预防措施

(1) 饮水型:改用低氟水源;饮水降氟.

(2) 燃煤型:改良炉灶、加强通风、增设排烟措施;使用因氟剂或吸附剂除氟;改变玉米等粮食干燥方式。 水质深度处理

水质深度处理是指为了提高饮用水水质,在原有常规净化基础上,对水质再进行净化处理. 深度处理的原因有二:(1)由于源水污染日趋严重,用常规处理工艺,很难使出厂水的某些指标,如氯化副产物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对水质要求提.深度处理方法有:(1)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吸附作用,除去水中有机物氨氮等;(2)臭氧一生物活性炭法:即在滤池前先用臭氧处理,以防止藻类和浮游植物在滤池中生长繁,然后再加混凝剂沉淀过滤再经活性炭吸附达到净水目的;3)活性氧化铝除氟吸附法,利用活性氧化铝吸附作用,除去水中氟化物;(4)锰沙滤料反应法:利用锰沙二氧化锰催化法除去水中铁锰;(5)利用除呻滤料反应法除去水中呻化物;(6)臭氧活性炭吸附法:利用臭氧活性炭氧化吸附法除去水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02f40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