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译文对照翻译

2022-03-28 15:1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译文对照翻译》,欢迎阅读!
译文,课文,对照,翻译,武退

精心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对照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国国王、秦国国王围攻郑国,因为他对晋国无理,并且(存)有贰心和楚国结交。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河南岸。佚之狐对郑国国王说:“国家危险啊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如果派烛之武拜见秦国国王,敌军必然退兵。(郑国国王)按照他的话做。(烛之武)推辞道: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

“我在壮年的时候,就非常不如别人;如今老了,没有能力做事了啊!(郑国)国王说: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我不能早点用您,如今紧急的时候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但是郑国灭亡,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

夜晚用绳子吊下烛武出城。(烛之武)拜见秦王说道:“秦、晋围郑,郑国已经知道(自己) 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要灭亡啦。如果灭郑国于您有利,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

您知道那样很难啊。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 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往来的使者,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就没什么害处啊。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但他们)早上(渡过黄河)上岸晚上就设置筑城墙的板(修筑城墙以防您要那两邑)

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

这是您知道的啊。晋国,哪里有知足的啊?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便)又想 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损伤秦来让晋获利,


精心整理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国国王很高兴,跟郑国人结盟。派杞子、逢孙、扬孙戍守,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晋国的)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国国王说:“不可。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国)也离开了郑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0aba64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