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吆喝(萧乾)

2022-09-22 21:0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8 吆喝(萧乾)》,欢迎阅读!
萧乾,吆喝,18



18 吆喝(萧乾)

学习目标1·从文学的角度来了解北京叫卖口头艺术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

国博大文化的感情,促使他们自觉地注意周围的艺术文化。

2·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写作思路,能将内容较多的东西

有序地组织。

重点难点1·本文是以地方语言“京白”来写的,和现在汉语有些差异,理解

本文的语言特色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是重点之一。

2·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材料安排的有序性,

在此基础上形成感悟。

教学关注点:教学情境的创设。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预习导学:

合作探究1·为什么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因为各种吆喝实

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即可体味“没个停”的叫卖声。

2·作者是一什么样的顺序来介绍“吆喝”的?(先是以时间为序:

从早到晚,春夏秋冬;再由里到外,先写“吆喝”的内容,再写“吆喝”的声音。

训练巩固基础题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

囿于( 招徕( 铁铉( 饽饽( 秫秸杆( 合辙( 支棱( 卤煮( 隔阂(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囿于: 2)招徕: 3)隔阂: 4)快感:

拓展延伸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

内涵。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

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

1 2




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

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教学后记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0b3cb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