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随笔《换一个主体来教学》

2022-04-30 16:3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教师教育随笔《换一个主体来教学》》,欢迎阅读!
教师教育,主体,随笔,小学,教学

换一个“主体”来教学

——学案导学方式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行业中,今年我刚好工作十个年头。早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在我简单而又朴实的教育生活中从未有过一次改变。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考验。当我迈入龙泉教育第一个学期的时候,我就有幸获得了一次改变自己教学生活的机会——这就是学案导学让我感到的一丝心动。

第一次听到学案教学是在学校组织的周例会学习中。当时只是心不在焉地听了冯主任的一些简单介绍,脑子里也没有留下太多深刻地印象。但在后来学校组织的“献一听二十”活动中,我陆续听到了几个数学老师的“DJP”教学方式的大胆尝试。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替换。我感到一种好奇与新鲜,更看到在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和学习氛围。再后来,学校组织了这次学案导学研讨会。我除了听取到两堂学案导学的研讨课,还有幸听到了小学数学教研员x老师的精彩讲座。

在专题讲座中x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案导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方案。它倡导以学生的体验感知活动取代教师的讲解。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我们实施课程改革中的必须然选择。DJP”教学中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学生的讲解,利用学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也就是属于“学案导学”。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


师先讲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再由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即“先教后学”这种教学的优点是知识系统、节省时间、课堂容量大。而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则是“先学后教”,让学生在课前有更多学习理解和感知新知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这样的学习方式很费力,但对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是有目共睹的。

开展学案导学其实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困难。当我虚心听取了郑老师的发言后,我感到“DJP”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大胆尝试和变革。它需要我们有“第一个吃螃蟹人的精神”勇敢地去实践。虽然在讲座中也有一些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但只要我们眼中有学生,学生的学习地位放在第一,那我们就能换位思考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拥有这样的精神。多培养学生动手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心愿和想法。教师只需要把自己课前对教材的思考,转换成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科学安排就可以解决自己角色的变换。最后,我想说:“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们都可以大胆尝试。改掉不足,发挥长处,我们总能找到则中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8ac0d0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