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哲学:认知现象的整合性研究

2023-02-25 19:2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知哲学:认知现象的整合性研究》,欢迎阅读!
认知,哲学,整合,现象,研究

认知哲学:认知现象的整合性研究

魏屹东



认知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趋向。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众多科学学家、科学社会学家和认知科学哲学家的论著中论及认知哲学的内容,但迄今为止国外的相关文献中并没有认知哲学这个概念。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由于认知现象既是复杂的心理与精神现象,也是复杂的社会与文化现象,这就决定了以认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必然是具有高度交叉性、整合性的学科。而认知哲学无疑具有这一特征。一方面,认知科学框架下的不同学科相互融合,形成探索认知现象的新学科,理学与进化生物学交叉产生进化心理学认知科学与生态学结合形成认知生态学,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结合产生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科学与语言学交叉形成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和认知词典学。诸多新学科的产生,使人们得以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切入认知现象,而对认知现象本质的揭示需要有整合功能的认知哲学另一方面,认知科学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已经引发了科学哲学的认知转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从认知层面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如对认知的运作机制及规律、表征方式、认知连贯性和推理模型的研究,势必涉及逻辑分析、语境关联分析、语言分析、认知历史分析、文化分析、心理分析,显然,需要从哲学层面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关研究进行整合,才有可能真正揭示认知现象的本质。

其次,认知现象是西方哲学史上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如奥卡姆的心理语言,莱布尼茨的心理共鸣,笛卡儿的心智表征,休谟的联想原则,康德的概念发展,弗雷格的思想与语言同构假定,塞尔的中文屋假设,普特南的缸中之脑假设,等等,这些哲学家从不同视角对认知现象的探讨涉及信念形成、概念获得、心理表征、意向性、感受性、心身关系等诸多重要问题,他们提出的各种解释、方案、策略为认知科学的基本问题如智能的本质、计算表征的实质、智能机的意识化、常识知识问题等的解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再次,认知哲学采取语境实在论立场,奉行语境纲领,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认识论的新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认知现象是语境依赖、语境敏感和语境限制的。在认识论上,认知哲学认为实在是积极、持续、变化的事实,语境是事件或行动的整合,人类理解是人际间的互动;在方法论上,认知哲学主张对研究对象进行层次分析,通过纲领计划、启示法和洞见提高研究的创造性,使研究范式语境化、系统化,使理论、方法和语境多样化。拉考夫和约翰逊指出:心灵本质上是涉身的,思维大多是无意识的,抽象概念大多是隐喻的。可以说,心理表征大多是非语言的(图像),认知前提大多是假设的,认知操作大多是建模的,认知推理大多是基于模型的,认知理解大多是语境化的。如运用语境纲领研究当代认知科学中的隐喻、假设、模型及其内在关系,研究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假设和建模在心理表征中的作用、型表征与认知推理以及心脑建模。这种把语境纲领用于认知现象的研究是一种方法论的创新。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9accf1f61fb7360b4c65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