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生情谊看教育之美

2023-01-21 20:0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师生情谊看教育之美》,欢迎阅读!
之美,情谊,师生,教育

从师生情谊看教育之美

作者:吕莉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8年第09

[ ] 师生情谊;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226-01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基础工程,人们往往把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饱含师生情谊的故事不胜枚举,浸润了深挚情谊的教育之花常开不败,彰显了教育之美。

本文遴选几个反映师生真情的动人故事,一同品读感悟教育之大美。 一、教育之美,美在再塑生命、改写人生

美国著名的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她一岁半时,因为一场疾病导致视力听力严重受损,又盲又聋又哑,从此她坠入无边的黑暗和沉寂,陷进了痛苦的深渊。在她快要七岁时,莎莉文老师来到她身边,用深沉宽广的爱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激发了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海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悟性,并拥有一颗敏感而丰富的心灵。

要想教会海伦这样又盲又聋又哑的孩子确非易事,最考验老师的耐心、爱心和教育的智慧与艺术。海伦曾长时间分不清,在她脑海中认为这意味着同一件事,那就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海伦来到井房。海伦写道,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字。海伦恍然大悟,知道了这个字正是在她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取得了神奇的效果,水唤醒了海伦的灵魂,开启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在老师的引导下,她学会了拼写单词,学会了唇语,学会了盲文阅读和写作。老师为她插上了自由的翅膀,从此她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一步步从黑暗走向了光明。

海伦·凯勒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拼搏,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勒。

海伦·凯勒传奇的一生被誉为人类的奇迹,她与莎莉文老师之间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也堪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教育成功史上的杰作。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深


情地写道:在第一天,首先我一定要长久的打量我亲爱的老师莎莉文,是她在我孩提时代来到我身边,为我开启了外部世界的大门。

对海伦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她在黑暗寂静的世界里遇到的一位光明天使,是为她再塑生命、改写人生的亲人和恩师。

二、教育之美,美在关怀备至、指点迷津

台湾作家李家同的文章《那一年,面包飘香》讲述了一位在逆境中成功创业的年轻面包师傅的故事,这个面包师傅曾经是作者的学生,由于家境不好,交不起学杂费,再加上处于青春叛逆期,勉强读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作者是他的数学老师,为这个成绩还不错的学生深感惋惜。老师再三写信,诚挚地劝导他,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并亲自去看望他,还请他到一家饭馆饱餐一顿,临走还买了一大批面包送给他。

这个身陷困境的学生倔强叛逆,对老师不理不睬,从未回复过一封信,但是在他的心灵深处却被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深深触动了。他听从老师的教导,立志学好一门手艺,全心全意学做面包,终于绝技在身,制作出全台湾最好吃的面包,创业成功。成功后的面包师傅不忘师恩,经常悄悄地把最好的面包送到老师的公寓,并且给予老师最高的礼遇。

这又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在学生深处困境不知所往之时,老师给予了无私的关爱,并为学生指点迷津,使学生迷途知返,走向成功幸福的人生之路,彰显了教育之大美。 三、教育之美,美在播撒爱心、点燃梦想

梁俊和妻子周晓丹组织了六人志愿者考察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贵州乌蒙山新中学校支教两年。他们每人包揽一个年级的班主任及所有科目的教学任务,语文课是日常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梁俊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乐意并有能力用文字诚实表达内心情绪的人,是一种生命教育。其中古诗文教学最有特色,梁俊利用自己会弹吉他的优势,给古诗谱曲,通过民谣音乐的形式传达诗词之美。从而让学生爱学古诗,爱唱古诗,并能在生活中让古诗复活。

一个叫韩天波的学生,每天放学都要上山赶羊回家,有一次,他抱着刚出生的羊宝宝回家,路过沙场,路面坑洼不平,不小心摔了一跤。于是他在日记里写道,真是醉卧沙场。梁俊看到这样的句子之后欣喜不已,我们唱了一年多的《凉州词》,在他那儿复活了! 这对支教夫妇带着贫苦大山里的孩子唱出了心中最美的诗。今年春节,大年初一晚上,梁俊带着他的学生走上了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唱了一首沉寂三百年的小诗《苔》,一夜刷屏。梁俊民谣风的乐曲和孩子们天籁般的演唱感动了成千上万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


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告诉我们,即便我们是米粒般大小的苔花,没有阳光照耀,没有春风吹拂,也要静静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精彩。

梁俊夫妇让教育的阳光普照穷乡僻壤,让大山里的孩子像久旱逢甘露的田中禾苗,沐浴爱的阳光,吸吮爱的甘泉。他们播撒爱的种子,用理想与信念的清泉浇灌,必将滋养这群大山里的孩子,为他们点燃梦想,点亮心灯,指引他们勇敢前行,健康成长。

教育是大善,教育是大美,教育是智慧與艺术的结晶。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 参考文献:

[1]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J]小学教学研究20169):10-14. [2]李家同.那一年,面包飘香[J].中国校园文学201116):51-5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dd98c6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