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这几首诗词,看淡生死,浩然正气!

2022-09-23 09:0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天祥的这几首诗词,看淡生死,浩然正气!》,欢迎阅读!
文天祥,浩然正气,看淡,诗词,生死

文天祥的这几首诗词,看淡生死,浩然正气!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他经纶弥天壤,忠义贯日月,是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宋代:文天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死有何妨!文天祥主张以孔孟之道立身行事。这三句就提出应该为忠、孝而死。在文天祥时期,他的忠君就是爱国,是忠于天下百姓,拼死守护着自己的国家,面对蒙古的铁骑,毫无惧色,他不为功不为名,只为死得其所。《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


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南安军》宋代: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见《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这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另外还有《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就会出现,他们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死去根本用不着去谈论!还有《指南录后序》: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指南录》是文天祥写从被扣元营到


返回温州的战斗经历的—部诗集。本文是他为诗集写的后序,叙述出使元军、被驱北行、中途逃脱、辗转回到永嘉的艰险遭遇,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宋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e513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