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4-02-12 10:04: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大庾岭,赏析,答案,阅读

《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及赏析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

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⑶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⑷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⑸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⑹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第一题:

(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4)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4)

(3)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4)请说说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并简要分析这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 (5)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请结合尾联,揣摩宋之问暗用这一典故的意图。(2)


答案:

(1)“南飞雁”的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1分)“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1)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惨和绝望。(2)

(2)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1)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1)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2)

(3)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或对照手法),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而我却行程未止,难以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2);由雁及人,表达了诗人忧伤、思乡等复杂的内心情感(2)

(4)这里描写的是静寂、昏暗的景象: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浓重得散不开。(2)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1)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的抒情而蓄势。(1) (5)明晨踏上梅岭,遥望故乡,多么想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1)运用这一典故再次表达了思乡之情,深化了主旨。(1)

第二题:

(1)诗歌以“比兴”开头,从 触发出 的情感。 (2)哪两句诗由写景转为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作者为什么期待在“明朝望乡处”要看见“陇头梅”? (4)“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5)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4) 参考答案: (1)南飞雁 思乡

(2)“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抒发了怀乡情切之情。 (3)采寄亲人,以表衷情。

(4)“南飞雁”的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1分)“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忧伤和悲戚。(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fabecd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