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从神曲看但丁思想的双重性

2023-02-20 23:2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word版)从神曲看但丁思想的双重性》,欢迎阅读!
但丁,双重性,神曲,完整,思想

: 作为承前启后的但丁, 思想是矛盾的、复杂的, 思想的复杂性体现在《神曲》之,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神曲》 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去透视但丁的思想性格。 关键词: 秘色彩 象征 总结 政治倾向

凡读过《神曲》的人都知道, 但丁·阿利盖里是意大利中 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的文学作标志着中世纪文学向近代 文学的过渡。但丁自幼聪明好学, 18岁时就开始写诗, 他的 作品《神曲》是其一生中写作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部杰 作。他竭尽全力、呕心沥血, 到逝世前才完成。该作品是他 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也是整个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总 结性作品。 但丁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的骑士家庭, 他对绘画、 音乐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都很有研究, 他那个时代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9岁时, 被小姑娘贝 阿特丽采的美丽所倾倒, 他将贝阿特丽采看作是拯救他灵魂 的天使, 以在《神曲》中, 但丁将象征着神学和信仰的贝阿特 丽采比喻为圣女, 拯救迷途中的但丁, 使但丁能幸福地进入天 堂见到上帝。但丁曾因为是白党被判终身流放, 长期的流放生 活使但丁广泛地接触到意大利社会, 扩大了视野, 丰富了人生 阅历, 熟悉了社会的各阶层, 加深了对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识, 看到各城邦之间的纠纷给意大利所带来的灾难, 看到了罗马 廷的黑暗和腐败, 他认识到只有团结和统一才是意大利的 出路。流放生活给他创作《神曲》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翻开《神曲》 , 认真阅读后不难发现, 《神曲》运用了中世纪 文学的表现形式, 在构思和内容方面都受基督教的影响。 诗中有许多繁琐的经院哲学知识和难解的隐喻和象征, 有神秘色彩, 这些都是它作为一部中世纪的作品所具有的特 征。但我们又不能把其视之为一部宗教文学, 它是但丁从政 治、哲学和道德的角度探索意大利和全人类出路的寓言性的 总结, 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两重性, 存在着新与旧的矛盾。 如何从《神曲》看但丁思想的双重性? 我们可以从其思想 内容和艺术特点两方面去分析。 一、从思想内容看但丁思想的双重性 1.《神曲》在走向天堂的神学框架中包含的主题是为了给 人类指出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 也是意图为意大利人民寻找 一条摆脱苦难的道路。 但丁生前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过写作 《神曲》的目的是 “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 把他们引领到 幸福的境地”。整部诗篇是一个寓言: 人生中途迷路, 游历地

狱、炼狱、天堂后最终见到上帝的过程, 象征着人类经过迷惘 和错误, 经过苦难和考验, 终走向光明与至善的历程。 在寻求人类精神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 虽然但丁认为 神学和信仰高于理性的哲学, 并强调了苦修、节欲和道德净化 等基督教观念, 但他追求的理想却是现实的。而且, 对这种理 想的追求, 逐渐由狭隘走向广阔, 由最初寻求城邦的统一到意 利的统一, 直至对整个人类未来道路的探索。在真理的追索 过程中, 他又抱着积极乐观的态, 长诗光明的结局表现了诗 人对意大利和人类的未来的美好祝愿。 2.《神曲》以梦幻故事的形式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生活, 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神曲》以梦游三界的形式, 达了诗人对家乡佛罗伦萨 陷入党争的痛恨, 他指责了两派纷争、同室操戈给人民带来的 尽痛苦。诗中大部分描写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所见所闻, 抨击 了党争、贪官污吏、高利贷者、宗教迫害等, 极其广泛地反映了 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地狱》, 描写灵魂在 地狱里煎熬, 反映的其实是人世间的生活。 在《神曲》这首长诗中, 但丁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政治倾向。 对于各时代的人, 但丁都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 对他们作出评 价。他厌恶在政治斗争中态度暧昧的骑墙派, 在地狱的第一层 , 他就将骑墙派的灵魂放在那里, 并让他们受着风吹和大黄 蜂的刺蜇。他渴望意大利的统一, 即使在地狱里, 他也没忘记 鬼魂讨论祖国统一的问题。对那些热心于党派纷争的人, 痛加斥责。而对为国家和民族作过好事或维护国家统一的人 则予以赞扬。基柏林党的法利那太生前是但丁的政敌, 但由 他曾使佛罗伦萨免除了一次浩劫, 但丁称他为“高贵的灵魂” 但丁充满同情地描写了乌哥利诺祖孙被活活饿死的悲惨情 , 令人不忍卒读。这些描写揭示了党争的残酷。但丁主张政 教分离, 反对教皇干涉世俗的政治斗争, 对教皇破坏意大利统 一深恶痛绝。他对那


些披着宗教的外衣欺骗和欺凌民众的教 会人士进行了愤怒的揭露, 在地狱里痛骂已故的教皇尼古拉 三世, 《天堂》27篇里, 借第一任教皇圣彼得的嘴谴责了历 任教皇。这虽然是从纯洁宗教的角度出发, 但客观上与人民的 反教会情绪是一致的。 3.《神曲》是中世纪文化的总结, 又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其一, 长诗整体框架上笼罩着宗教神学的世界观和道德 , 它的主题指示人类摆脱迷惘和错误, 也是以天堂为最后归 宿。但在具体的描写中, 长诗却表现出诗人对现世生活的极大 热情, 走向天堂的过程也是依靠个人道德完善, 抛开了教会、 从《神曲》看但丁思想的双重性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河源 517000) 刘育根

文学语言学研究 112

2007年第34期周刊考试

教皇的媒介已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先声。其二, 对教会僧侣 特别是教皇的激烈抨击是长诗重要的内容, 地狱里大量的教 会僧侣受着刑罚, 当时的教皇朋尼法斯八世还活着, 但丁已经 将他的灵魂打入地狱, 让他和他的前任一起遭受火刑的惩罚。 然而但丁并不反对宗教, 并虔信神学。其三, 长诗贯穿着但丁 对意大利复兴和统一的热切盼望, 但他憧憬的祖国统一不过 是复兴罗马帝国, 并寄希望于神圣罗马皇帝。其四, 长诗表现 出诗人对知识的崇敬和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反叛, 主张尊重 理性, 提倡追求真理, 肯定人的才能和智慧, 把古代异教徒放 进地狱, 也将尤利西斯作为奸谋者安排在地狱里。作为一部 “百科全书”性质的著, 它所总结的也基本是中世纪文化知 识。其五, 但丁对追求爱情自由的情侣保罗和弗兰采斯加表示 了同情, 但还是把他们放在寒风狱里受着鞭打, 将古往今来犯 色戒的灵魂都打入地狱, 甚至连贪吃的灵魂也未能逃过, 表现 了作者比较坚定的禁欲主义态度。 二、从艺术特点上看但丁思想的双重性 艺术方面, 《神曲》表现出对中世纪文学的继承和新文 学因素相结合的过渡性特点。长诗处处可见中世纪文学的手 , 诗歌结构极其严谨完整。全诗分为三部分, 每一部分的诗 行大致相同。三界的内部结构也精心安排, 地狱九层, 炼狱加 上内外层也是九层, 天堂九重, 加上天府又成为“十”这个整 数。诗句运用了民歌的“三韵句”。在神学中, “三”代表“圣父、 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 “十”代表完美。诗的梦幻故事的文学 , 大量的象征、寓意等, 都是中世纪文学的流行手法。序曲中 就有无比丰富的象征意象: 黑暗的森林, 象征意大利的社会现 , 在森林中的迷路象征人类的迷惘; 头猛兽, 象征着阻挠

人类到达光明世界的邪恶力量; 维吉尔、贝阿特丽采对但丁的 引领, 象征人类必须在理性和哲学的引导下, 经受苦难和考 , 经过道德的净化, 再经过神学和信仰的引领, 走出迷惘, 达理想的境界。 另一方面, 长诗又有新的文学因素, 即文艺复兴时期现实 主义创作方法的萌芽。地狱、炼狱、天堂出自神学观念, 却以具 体的描写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 灵魂所居的虚幻的世界富有 现实感, 通过具体的描写, 使人可以感受到地狱的阴森恐怖、 炼狱的宁静平和、天堂的光明幸福; 长诗描写了各种类型的人 , 刻画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形象栩栩如生; 来自生活的形象 生动的比喻, 使诗歌富有生活气息。 《神曲》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 对于促进意大利民族语 言的统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是一部反映 代精神生活的文学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是近代文学 的先声, 后世许多诗人、画家、音乐家都从中汲取创作营养。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我们可以看出, 进步与保 守、新与旧杂于其中, 反映了但丁在新旧交替时期思想的矛盾 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1] 金紫千.简明文学手册.内蒙古: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4.7. [2] 陈应祥, 傅希春.外国文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重印). [3]金元浦, 孟昭毅, 张良村.外国文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2a53ce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