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与孙悟空的共同点

2023-04-29 20:0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鲁智深与孙悟空的共同点》,欢迎阅读!
鲁智深,孙悟空,共同点

鲁智深·孙悟空·社会期望

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又叫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他的杰出事迹是同师父唐僧、师弟白龙马、猪八戒、沙僧达到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圣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鲁智深是《水浒传》里的人物,又名鲁达、鲁提辖、花和尚。他的主要事迹是做了梁山泊的步兵头领,并且屡建战功;活禽方腊,为梁山好汉赢得辉煌的战绩。鲁智深抱打不平、行侠仗义,聪慧机智、敢说敢做、爱憎分明,在鲁智深身上,寄寓着普通民众的期盼与理想。

孙悟空与鲁智深在性格上都是爱憎分明、行侠仗义、聪明果敢„„他们二人有很多的相同点,具有可比性。

一、都具有超凡智慧、清醒的头脑 鲁智深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不是完全靠他的一莽夫形象。鲁智深出于自身的正义感,看不过郑屠夫强骗金翠莲,决定惩治郑屠夫。他走到郑屠夫那儿,先是“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再是“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头,也要起切臊子”,又是“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终于,郑屠夫按奈不住怒火,抢了一把剔骨尖刀跳了下来,结果鲁达“扑的只一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又只一拳,„„”。鲁智深并未开门见山的打或骂镇关西,而是等到郑屠夫发怒。鲁达的这一行为给当时围观的群众说明了一点:郑屠夫先犯我,我只是正当防卫。在三拳打死了郑屠夫后,心里慌,却稳住神,沉住气,口气轻松地说“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为自己找了一个开脱的理由。说完,就一道烟儿地走了。一出城门便溜之大吉了。如此聪慧机智的鲁达,让人忍俊不禁。

孙悟空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他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小飞虫到敌人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聪明绝顶的孙悟空颇受众人喜欢,他们渴望自己像孙悟空一------拥有聪明的大脑,高超的本领。 二、都敢于斗争、反抗传统束缚,酷爱自由 作为和尚,鲁智深敢于打破寺规,喝酒吃肉,不避荤腥。尽管不守出家人的戒律,但是他时刻以善为本,救济他人。比那些只知道机械地死守戒律,对世事心如止水,冷漠如铁的和尚们不知要高出多少倍?面对宋江所言的“封妻荫子、光耀祖宗” ,他毫不动摇:“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对于传统观念,鲁智深敢于打破。历来取得功绩是光宗耀祖之事,可鲁智深并不如此认为,具有超前意识的他认识到为自己而活才是最重要的!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人格”的鲁智深让人喜爱不已! 孙悟空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只石猴子,出世后,他在花果山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此外,他还敢于骂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骂观音菩萨该她一世无夫。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


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这种无法无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间的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 三、都是行侠仗义的英雄

鲁智深义救金翠莲父女,同情并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失手将郑屠三拳打死。李忠和周通吝啬、好色,鲁智深一直看不起,但是,李周二人被呼延灼围困,鲁智深能够不计前嫌出手相助;史进路见不平为画师王义讨公道,结果自己被贺太守监禁起来,武松建议等大队人马来了再说,鲁智深却不以为然:“等俺们兄弟来,史家兄弟性命不知道哪里去了!”自己单枪匹马勇闯夺命岛,以致身陷囹圄。这无一不是抱打不平的义举!鲁智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出手,如此义举,古今几人能有?这就是鲁智深,他所奋身干预的事情,没有一件和他切身相关,关涉到他个人利害,而他无不慷慨赴之,这才是真正的侠义之士!

孙悟空爱憎分明。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人们怀有同情之心。正如车迟国的众僧所称颂的:专秉忠良之心,铲锄人间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他为车迟国的五百名和尚解除了灾难;在比丘国,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了豹子精,救出了贫苦的樵夫;他三调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他对唐僧总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尽委屈,对取经的事仍然竭忠尽力。孙悟空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做事的作风,是一个十足的行侠仗义的英雄!

鲁智深与孙悟空都是作者喜爱的人物,作者赋予他们聪明的大脑、高超的本领。以及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同情弱者的善良本性。作者通过高大的人物形象向读者传达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笔者认为:鲁智深与孙悟空“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实质是作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鲁智深与孙悟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实质是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和对霸权者的痛恨。惩处恶霸,还大家一个祥和太平的日子是整个社会的期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2561c4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