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情况介绍

2022-12-29 20: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情况介绍》,欢迎阅读!
北京科技大学,情况,学校,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情况介绍

作者:

来源:《出国与就业·就业》2009年第03

学校情况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5,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1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鞍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以及北大方正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5部委级研究中心。学校由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延庆分校组成。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8个博士学科点,109个硕士学科点,另有MBA(EMBA)MPA1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3个本科专业。学校在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领域的12个全国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管理、科技史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热能、力学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3293,各类研究生8278(其中博士生1901人、硕士生441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964),外国留学生318;成人教育学院学生8489,远程教育学生8881人。在站博士后110人。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专科、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2814,其中专任教师1525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中国工程院院士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4,国家“973”首席专家1,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6,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讲座教授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次,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43,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04人。人才梯队正在壮大,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084月底,共申请专利1531,授权专利792;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2006:国家3,省部奖32;2007年国家奖6,省部奖24)1999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952005,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并列全国第1。据教育部的“20002004年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统计排序,我校名列第11位。学校重视科技果转化,“九五期间应用成果平均转化率达到72.8%,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近几年学校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系统研制与应用岩土工程特大塌方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的研究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07年发布数据,2006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4位和27位。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8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校每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生代表队在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机器人电视大赛中稳居前三甲,两次获得冠军,2005年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军。学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等光荣称号。 面向新世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493cef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