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编花篮》示范教案

2023-04-22 00:0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方案】《编花篮》示范教案》,欢迎阅读!
花篮,教案,示范,方案,教学



《编花篮》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粗犷的气质和淳厚朴实的情感,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歌曲采用由四个各为4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在以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五个音的基础上,还使用了变宫(si,构成了六声宫调式。这个因多次出现,虽经过音性质,但却使旋律显得流畅并有新鲜感。歌曲的结尾“哪哈咿呀嗨”衬词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发自肺腑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河南民歌的(怎样的)特色,进一步了解河南地区独特音乐风格的欲望。

2.通过聆听、模仿、合作、对比、表演、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并能积极地学唱。 3在充分的聆听过程中分析乐谱,并能唱出河南民歌的韵味;在学唱过程中掌握甩腔、装饰音和滑音的唱法。(怎样的音色——比较准确地,怎样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充分地挖掘旋律特点、歌词特点,把握好歌曲的风格特点。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相关道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播放《编花篮》伴奏。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简单的问好环节搭配着音乐的欢快曲调,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同时为了后面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导入新课 1.引出河南。

师:老师觉得你们很中!唉?有些同学皱着眉头,知道我在用哪里的方言在向你们问好吗?我用的是河南方言(用河南话),意思是说你们很棒!

师:今天啊!老师就要带你们走进河南。

1 / 3






2.介绍河南的三大特色。

师:同学都知道河南位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那里可是咱中国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所以河南的方言就特别讲究“字正腔圆”,而且哪里人们的性格也十分的豪爽、热情!那么想了解河南就必须了解河南的三大特产。(为下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1)了解河南豫剧。

师:第一大特产河南豫剧,你们听过河南豫剧吗? 生:或有或无。

师:如果你没听过可是太可惜了,它可是我国的名戏之一啊!那么既然今天来了就给大家唱上一段!

师演唱河南豫剧《花木兰》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知道老师唱得是谁吗?哪位女英雄? 生:花木兰。

师:老师带了的就是河南豫剧《花木兰》的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2)了解河南牡丹。

师:河南不但有如此有名的、有特色的戏剧,河南的洛阳还被誉为牡丹之乡。你们可知牡丹被喻为我国的什么吗?

生:国花。

师:牡丹号称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而河南洛阳的牡丹更是雍容华贵、艳而不俗、娇而不媚,相当的漂亮。这光说啊太虚了,正所谓眼见为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番。

PPT:边听《编花篮》伴奏,边欣赏牡丹花 师:牡丹花美不美?漂不漂亮?

师:唉?正是因为牡丹花如此的美丽、漂亮。所以河南人们也多了一项娱乐活动,编个花篮去摘牡丹。为了表达他们喜悦、开心的心情,他们嘴里还哼着小曲。这小曲也就是河南的第三大特产——河南民歌!

【设计意图】在老师引导下,了解歌曲的背景以及河南的特色,背景知识的了解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后面唱歌环节奠定知识基础。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编花篮》

师:他们哼的这首河南民歌,老师也会唱,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给俺的机会露一手或展示一下?

师:那么老师唱完,请你们来评价一下,觉得我唱的中还是不中,好吗? 师表演唱《编花篮》的第一段。 师:俺唱得还中不? 师:那给俺点掌声吧?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530178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