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2022-08-16 10:1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欢迎阅读!
诗中,王维诗,特色,艺术

浅论王维诗的诗中有画艺术特色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一直为后世之人所推崇。王维是诗人兼画家于一身,他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诗中有画,唐代著名诗选家殷璠是最早发现王维诗的这一特点。他在《河岳英灵集》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玉常,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倒是稍晚于他的文坛巨匠苏轼,接过他的主张大旗,登高振臂一呼: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既成为王维诗艺术特色,本文现就其形成原因和表现浅论一下。 一、形成原因 1.唐代绘画成就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空前繁荣、空前强盛的一个历史时期,这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绘画也得到很大发展,绘画已把结合在一起。并影响到诗的创作,使得诗人的诗歌能够因而随类赋彩,再现自然景物;使诗人的诗歌创作一方面非常注重细腻,工致逼真地传移与自然界的象内世界,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追求传达事的内在生命特质和气韵。 2.王维本人的艺术素养

盛唐特殊的文化背景,开阔了王维的审美视野,拓展了他的思维方式,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诗歌和绘画审美追求一致性,在理论上位王维融画法入诗法架起框架,但真正决定王维创作在写景时融画法入诗法的,还是在于他自身的艺术素养。

王维认为最早把诗歌和绘画并提是孔子,认为诗歌与绘画都是跟音乐一样,表现思想的手段,他把绘画与《诗经》中雅颂结合起来,这种对诗歌与绘画功能价值不厚此薄彼的等同观念,直接为诗人扫清了融画法入诗法的障碍。

王维注重对中国古典艺术内在精神的修养,王维的思想兼儒、佛、道三者的影响,并掌握了其内的精髓,并用入诗歌的艺术创作之中,这为其创作时融画注入诗法提供理论依据。 王维对诗歌、绘画艺术规律的掌握、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明代董其昌在《容台别集》卷四《画者》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当代台湾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说:王维在文人画中当然有开宗作祖的资格,可见王维的深韵绘画的真谛。 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诗中的表现 1.诗的结构

王维的诗善于吸取绘画中把许多个别迹象通过经营位置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一特色,运用诗中。例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二句是本诗的主旨,作者大力描绘了农村的闲逸,也就鲜明地表示了对官场奔竞生活的厌恶。作者在前八句中列举了农村生活的许多个别迹象,第九句只用闲逸二字一点,就把那些个别迹象贯穿起来了,组成一幅十分和谐而又具体、生动的完整画面。这种经营位置的工夫,是融有绘画的特色的。 2.诗的选材

王维的诗善于选择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加以融炼组合,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营造意境,从而加深主题的表达。如《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十个字就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点,勾勒出一幅辽阔荒凉的画面,对全诗的豪迈气息,起了有力的衬映作用。其中孤烟直可见观察之细,而落日圆更见体会之深。落日总是圆的,似乎是一般的常识,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然而在大漠、长河的环境中,什么景物也看不到,只有为旋风所卷、直上天空的黄沙,以及映在长河中的日影,落日在这里正是突出的景色,于是也就分外觉得了。这种观察、体会的工夫,和深厚的绘画修养是密切联系着的。 3.王维善于把绘画中声、光、色、态等形态融合用于诗中 如《辋川别业》: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这两句的描绘部分是绿堪然红欲然六个字,描绘了色、态、光的融合。其中最易见,体现在绿两字上;也可以隐约看到,体现在两字上,较难看出而最关紧要,它体现在这六个字和雨中水上四个字的组合关系上。只有看出了才能显出生趣盎然的,而也就更显得鲜明了。是画家运用色彩的高度表现技巧,这两句诗正是吸取了绘画的特色的。

综上所述。王维诗歌作品艺术特色的形成,是王维在大时代背景下,把画与诗相互融会贯通,把相应的诗歌以文字为媒介,状物表意,诗情与画意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4fbc43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