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故事》有感(1500字).docx

2022-07-08 09: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故事》有感(1500字).docx》,欢迎阅读!
三国演义,有感,故事,1500,docx

读《三国演义故事》有感

在今年的暑假里,我有幸拜读了一本有关历史的书——《三国演义故事》。在书中,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史。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至魏蜀吴三国归司马晋一家,一共经历了五个时期:黄巾之乱,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小说开篇叙述了黄巾之乱。东汉末年,土地集中现象相当严重,地主阶级掌握大量的的土地,特别是大地主和官僚贵族占有的土地数量巨大。广大的农民阶级只拥有很少量的土地,而大多数农民没有任何土地,在加上官府的繁重赋税和官吏的重重盘剥,他们的生活极端困苦。此外,自然灾害年年发生,农民的处境更加糟糕。在公元184年,张角三兄弟利用道教发动广大农民,揭竿起义,开始反抗汉王朝的残暴统治。刘关张三人此时在桃园相遇,并结拜为兄弟,留给我们一段有关兄弟情义的历史佳话,故事也自此开始。东汉政府组织力量反击农民起义军,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人物,以后各自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而东汉政权也就名存实亡了。

在平定黄巾之乱后,又发生了董卓之乱。董卓是东汉时期西北方的割据诸侯,拥兵数十万,其中包括骁勇善战的北方游牧骑兵。趁华夏大乱,带兵闯入关内,挟持汉少帝,在京都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进京之后,董卓还收买了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吕布。有了干儿子吕布的辅佐,董卓就更加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后来他又废少帝,献帝,实施暴政,逼得天下群雄共起反对自己。由于联军内部的种种矛盾和各自打各的算盘,讨伐董卓大业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最后董卓也被吕布所杀.

董卓死后,天下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


度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还有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占据汉中地区。在这些割据势力中,势力最强的要算袁绍和曹操。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年年爆发战争,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刘备偏于蜀地,形成魏蜀吴三国割据的混乱局面。再后来,司马氏改魏为晋,一统天下。接下来我将谈谈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曹操。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和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统,曹操被写成一位十分狡诈之人,为了自己的霸业不择手段,宁愿天下人负他,他不愿负天下人,被称为奸雄。他曾对说刘备他俩是并世英雄,吓了刘备一下,但他并没有杀刘备,虽然刘备已是他案板上的一块肉。这使我觉得曹操有非常宽宏的气量,也是周瑜就连做梦也做不到的。周瑜的眼里容不下一个诸葛亮,欲杀之而后快,认为只要没有诸葛亮,孙吴的社稷就安稳了。周瑜目光极其短浅,心眼极小,非英雄也。在气度方面,周瑜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即使在军事才能上,曹操仍然无比卓越。经过数载的东征西战,他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就连少数民族也臣服于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为后来的晋国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

曹操还非常爱惜人才,在使用人才上实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让我们现代人佩服的是:为了向国家提供更多的人才,他打破了士族门阀把持任免官吏的特权,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通过各种笼络人才的政策,曹魏招揽了当时天下大量的人才,既有安邦的猛将,也有治国的文人志士。曹操能够在历史上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的杰


出才能和招揽人才的能力,还在于他的心胸豁达。.在赤壁惨败于周瑜之后,曹操并没有一蹶不振,从此消沉,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表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除此之外,曹操还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喜欢写诗作赋,其中有不少诗赋都是汉乐府中的名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6ed80e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