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

2023-05-06 15: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欢迎阅读!
上册,古诗,课时,教案,语文

统编三上《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诗配画等手段朗读、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2. 采用比较的教学策略,抓住动词、比喻的不同写法,感悟诗歌不同的意境。 3. 在品词鉴赏中感悟两位诗人豪放、悠闲的情感和开阔的胸襟。 教学重点:

1. 借助注释、诗配画等手段朗读、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2. 采用比较的教学策略,抓住动词、比喻的不同写法,感悟诗歌不同的意境。 教学难点:

在品词鉴赏中感悟两位诗人豪放、悠闲的情感和开阔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诗句,引入主题。

1.导读话题: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

2.赏画吟诗:诗人们也喜欢用他们的妙笔点染河山,请看——(依次引读《小池》《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

3.导入新课: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共赴一场诗会,跟随两位诗人领略他们笔下的美好河山。

4.揭示诗题。简介诗人,借注释了解天门山和洞庭湖的地理位置。 二、任务驱动,整体感知

1. 任务一:吟诗作对。多形式指导朗读两首诗,读出七言绝句“四三”节奏的韵律感。 2. 预习交流,发现两诗相似之处。(出示预习古诗对比图谱)

3. 圈画山水,感认“相同”:诗中的山在哪?水在哪?(学生说发现,教师标示)

4.小结:两首诗都有山有水,山不离水,水不离山,山水相依。 但是,李白侧重写山,刘禹锡侧重写水。这就是两首诗相同中的不同。 三、诵读比较,同中探异

1. 品读古诗,感受“不同” 这两首诗,留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天门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洞庭湖又给你留下的感受呢?

预设:天门山——壮观、奇险 (板书:壮观) 洞庭湖——秀美、宁静(板书:宁静) 2.任务二:诗友论坛。

同样是写山写水,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感受呢?你是从哪些诗句或者是哪些字词中感受到这种“壮丽”,这种“秀美”的,用笔画下来,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交流学习:《望天门山》,紧扣动词特点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A.这山有什么特点?(简笔画:高山 入云)这水呢?注意这一个“开”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简笔画:江水穿过山峦) B.走进汉字微课堂(字理识“断”字)。原来“断”的意思就是:把长长的东西从中间分开。

C.再读诗句,读出楚江的磅礴汹涌。 D.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一“回”,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声音想画面,指导朗读)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读诗句说画面,理解“相对出”。这“出”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A. 看视频,感受“出”。舟行碧波上,青山相对出,这“出”意思就是——扑面而来。 B. 带着这种感受朗读诗句。

C. 小结: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词,李白就是通过神奇的想象,用一连串的动词让山和水有了生命,展现了这壮丽奇伟的景观。 交流学习:《望洞庭》,紧扣比喻方法

(1) 出示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A.望洞庭》却把我们带入了另一番景象。(读诗句)这画面里有什么?(出示学习单,完成诗配画)

B.为什么诗人会把此时的洞庭湖说成是“镜未磨”?(出示图片,感情朗读)月光皎洁,它把余辉洒在湖面上,是那么柔美,湖面就像没有打磨的镜子一样,模模糊糊的。(板书:比喻)

2)出示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A.像这样的比喻还有很多,诵读诗句找一找。(生:白银盘 一青螺)

B.小结:这里的山和水被诗人想象成了两件精美的物品,两位诗人都非常善于想象,这也是他们的相同之处。

C.出示资料:感受“化大为小”的比喻,写出洞庭湖的秀美。 洞庭湖面积为2579.2平方公里, 君山面积为0.96平方公里。 四、回归整体,升华感情。

1.两首诗都有山有水,诗人抓住了它们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背一背。 2. 任务三:“山”“水”飞花令。 3. 教写生字:“断”和“楚”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望洞庭 壮观 秀美 动词 比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c4fba5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