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硝烟的歌声

2022-10-26 01:37: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穿越硝烟的歌声》,欢迎阅读!
硝烟,穿越,歌声

《穿越硝烟的歌声》观后感

爱国是理性且感性的,理性是我始终坚守这片土地;感性是即使我此刻身处这方土地我依然时时热爱且依恋这片土地。 ——题记

硝烟、焦木、鲜血,电影一开场便用这样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呈现,一位战士在枯败的战场上无望的行走、蹒跚的行走,身后是他昔日的战友,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

电影主人公贺绿汀,受家庭影响,从小就有惊人的音乐天赋。然而,大概是受家庭经济情况影响,他没有在合适的年纪上音乐学院,三十几岁才在音乐学院进修。他有一位相知相依的妻子,青梅竹马的他们感情甚笃,她知道他渴望拥有一架钢琴,但由于经济窘迫,她只能驻足,她只能驻足。然后,她亲手一针一线,缝出一块“钢琴布” 贺绿汀有才气,但由于家庭状况,受到同学张一帆的讥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贺绿汀凭借一首融合中西方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而获桂冠,原本志在必得的张一帆遭遇滑铁卢,心中愤愤不平。当《牧童短笛》在耳边响起时,放佛依稀可以看见田野间耕耘的老牛,放佛依稀能看见氤氲在小桥上的水汽,放佛依稀能看见那波浪般绿油油的新.....

日军侵华的步伐在那时已然加快,魔爪伸向了中国的大城市。在上海的日租界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开始。日本一名军官要求被誉为“天才钢琴家”的张一帆与一名日本钢琴师切磋。日本钢琴家指法熟练,琴声优美,且迫于日本人嚣张的气势,在场无人敢动,张


一帆的额头上也沁出了细汗。在那千钧一发的我时刻,贺绿汀走了上去!

一曲接着一曲,或激扬或澎湃或宁静,日本钢琴家渐渐变了脸色,他也使出了毕生所学之精,全场鸦雀无声。难道任凭日本人肆意碾压?难道中国人真的不如日本人?贺绿汀换换取下领带,用领带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所有人都震惊了,不过也难怪,贺绿汀从来没有经常接触真正的钢琴,他有的是心灵上的构思。果然,一曲完毕,连日本钢琴家也带头鼓掌。同时,那一次也使贺绿汀和张一帆成了好朋友。 1937年“七七事变”震动了贺绿汀那一颗渴望救亡图存的热血之心。他毅然离开上海,离开妻女,与同伴们踏上了抗日救亡的文艺演出之旅。他们一路西行北上,在陇海线上来回几遍。在这期间,他们无数次遭遇了日军的轰炸,他们风餐露宿,他们有得到有失去......最后他们到达西安,见到了朱德司令。就是在那里,贺绿汀深受启发,创作出经典的《游击队歌》。

看完电影,心灵颇受震荡。现在是和平盛世,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任意收人欺凌、在风雨中飘摇的弱小国家,但我们就可以放松警惕、高枕无忧了吗?绝不!看当今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国际形势激荡不已,中国在这风口浪尖上,决不能掉以轻心。

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不需要再去扛起步枪,不需要再去与敌人厮杀拼命,但我们需要用新时代的知识武装自己,用与时俱进的知识充实自己。面对诸多大国的挑战,我们必须有能力有勇气挑起重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cdec35d5bbfd0a785673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