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之一见

2022-05-30 18:0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采薇》之一见》,欢迎阅读!
采薇,一见,诗经

《诗经·采薇》之一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一部流传千古的经典。中学阶段已选录了其中的一些诗

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下文简称课本),就选录了《诗·采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此诗的第二章与第三章调换次序似更恰当合理。现将自己观点陈述如下。 一、诗歌中的时间线索

《采薇》这首诗是按照时间线索来写的,但原诗第二章和第三章的时间是错乱的。第一章中岁亦莫止,第二章却没有,然而第三章出现了岁亦阳止。课本注释莫,同’”,即一年将尽的意思。第二章应是下一年的时间,但却没有。第三章出现岁亦阳止,课本注释阳,指阴历十月。结合北方地区的(诗歌中所写为北方地区)野菜(薇菜为野菜的一种)生长状况,课本对的解释应该不准确。因为一般野菜长到阴历十月已不能食用。笔者查阅了《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一卷),其中将解释为岁阳,夏历四五月,并又引《左·庄公二十五年》杜预注夏之四月,周之六月,谓正阳之月。这两条注释符合北方地区野菜的自然生长期。所以岁亦阳止应解释为岁阳,夏历四五月。这样第一章的岁亦莫止与第三章的岁亦阳止在时间连贯,形成了一年的终止与另一年又将过去的时间上的往复循环。故原诗第一章之后应接第三章。 二、薇菜的自然生长过程

由上面对的注释可见,第三章中薇亦刚止,并非课本所注释的硬,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的意思。此处的应结合本章中的注释,应理解为薇菜长得茁壮正好食用的状态。那么,第二章薇亦柔止,课本解释为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似有牵强,应理解为薇菜长老后茎叶柔韧,不可食用的状态。本诗中前三章开头均以采薇菜起兴,表面写薇菜的生长过程,实指戍边战士戍守时间的推移。

所以,诗歌中薇菜的自然生长过程应为:薇亦作止”——“薇亦刚止”——“薇亦柔止。实指薇菜由出土到茁壮再到干枯变老的过程。故《采薇》原诗的第三章应在第二章之前,那么贯穿诗歌前三章的时间更符合薇菜的自然生长规律。 三、诗歌结构形式上的照应承接关系

除上述时间和薇菜自然生长两个过程之外,诗句在用词结构形式上也有一种照应承接关系。如第一章有不遑启居,第三章有不遑启处。这两句应有承接关系。不遑启居在第一章末句,那么不遑启处应在第二章的第三句(本诗共六章,每章有四句)。

又第三章的末句有忧心孔疚,第二章的第三句为忧心烈烈。这两句与前两句在诗歌中的位置应该是相对应的,即原诗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应调换次序。这样本诗在结构形式上更合理。 综上所述三点原因,《采薇》这首诗的前三章应将第二章和第三章调换次序。如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上述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己之见,望业内同仁批评指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f885b4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