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写话向三年级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2022-07-25 06:4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写话向三年级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欢迎阅读!
年级,习作,过渡,语文,策略



1、课题概念的界定

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 作文。 3、教学有效策略 教学有效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即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有效策略是指“抄写”、“补写”、“改写” 、“续写”、“仿写”五种方法策略。 “抄写”:即是摘抄。摘抄即从文刊、文件等里阅读 ,再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写作时可以使用摘抄的优美词句。 “补写”为了对学生进行文章结构完整的训练,故意给一些结构不完整的文章,有的缺原因,有的缺经,还有的缺结果,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这叫做补写。

“改写”:改写,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大都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例如改变文体,;改变结构;改变人称。

“续写”:即按要求在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继续补充写作,使之成为完整的一篇文章。根据提供的材料,续写有的要求续上事情的过程,有的要求续上文章的结尾。

“仿写”: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它可分为全仿和点仿。 2、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低年段学生的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对中年段的习作要求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立足教材,以教材为范本,挖掘教材文本留白处,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 皮亚杰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构成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一篇篇精美典范的习作例文,形象地描写,准确地表达,恰当地潜词造句,都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最有力的帮助和引领。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学习迁移说”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即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 教育理学来看,小学生有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如果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抄写积累好词佳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对教材中适当的部分进行仿写、改写、补写、续写练习,既能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内外写话向习作过渡的有效策略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低、中年级的转折期、衔接期,学生畏惧写作现象是很普遍的。走进书店,打开网络,关于指导学生写话和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不少,而且研究深入且广泛,策略、方法、措施也很多,但都是各拉各的车,各唱各的调,针对实施新教材情况下的低、中年级写话与习作教学的过渡有效策略的研究很少,而且缺少具有针对性强的、系统的、可供教师操作的指导方法和指导策略,教师无法将已有的研究成果直接拿来解决写话习作的过渡衔接问题,无法填补其间的衔接裂痕。过,我也欣喜地发现,有一些同仁也在致力于低、中年级写话与习作过渡的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可以丰富我的课题研究。

()、本班学生现状

二年级17名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进入二年级,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理解力增强,说话能力得到了加强,但是有些孩子光会说,一旦落实到写上,就写不完整,写不具体,写不生,甚至无话可写。还有些学生即使能写出文章,但思路一般,缺乏新意,观察图画不细心,局限于画,不能大胆想象。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写话水平,从而会影响学生写作的质量。培养学生将写话写清楚完整、写生动具体、写出新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讲已迫在眉睫。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意在“学习迁移说”等教学理论指导下,开展小学语文低年段写话向中年段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着重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写话发展水平,探求写话向中年段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构建,建成衔接点,探究写法,做好低段的写话与中年级的习作训练之间的过渡。 立足教材,挖掘教材,探索写话向作文过渡的教学有效方法,一课一得,一练一得,精练高效;探索、编写出一套适合小学低、中段,具有地域特点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可供师生操作写话与习作过渡训练的教材,为低中段的写话与写作架起桥梁,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二年级写话向三年级习作过渡存在的问题现状的研究。

2、小学语文二年级写话向三年级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7月—20168月)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

利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了解分析学生惧怕写话和习作,以及由写话扩展到习作质量不高的客观与主观原因。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运用文献研究搜集整理运用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明确自己的任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9月—20175月)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结合本班的学生写话水平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高写作水平方法的讲座普及知识;利用抄写、仿写、续写、改写、补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读书积累习惯,一课一得、勤练笔的习惯。在教学中,建立具有操作性、实效性强的五写方法。通过每月的佳作展览、摘抄展示等活动检测作文情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稳步提高。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6月—20177月)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搜集整理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并形成《优秀作文集》,积极投稿,优秀学生写作经验介绍,激发学生今后的写作兴趣。通过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总结出小学语文低年段写话向中年段习作过渡教学的有效策略,及时分析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研究策略。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以及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条件:1、市教研院专家指导,校领导和本组教师的支持与帮助。

2、本人从事二年级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经常进行研究和探索。

3、通过网络等多渠道搜集、学习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课题预期成果:1《小学语文二年级写话向三年级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2、相关内容的论文,为研究成果的推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学生优秀习作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133ea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