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古诗词

2022-04-08 11:1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画与古诗词》,欢迎阅读!
古诗词,中国画

中国画与古诗词

一个好的国画家,不但要懂得画学,也要懂得文学、美学、甚至哲学更应该懂得诗词学。琴棋书画在中国历代传统文化中一直是被认为不可分割、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个艺术整体。在中国的文化艺术里,说某作品如诗一样,是对艺术作出评价的最高境界的评介词语之一。诗工而书,书工而画,以诗为魂。这是书画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途径。无诗的书法艺术怎么也脱不了匠气与俗浮,无诗的国画亦然。书中有诗,画中有诗,书画方有了大的气象。书画之功夫在书画之外,却不在诗之外,诗是气、韵,是灵魂。有了诗性,线条和色彩的艺术才有了诗性,线条和色彩的艺术产生灵气、灵动,才有力量,才使人感到有一种气韵。书画的化境在诗境。

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孟启《本事诗序》)。可以说,诗词与书画的源远流长,这不仅仅指中国画上往往有题跋诗词,读好的诗词就好比在欣赏一幅好的水墨画卷,短令如小幅,中调如立轴,而长调则当然是长卷了。说好的诗词如同一幅写意水墨画,是因为它能够产生水墨画所带给人们的意境感受。诗画不分家,唐朝大诗人王维就曾以水墨渲淡的手法来表现出画中有诗的辋川山水。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谓 画中有诗,实际上就是明确提出文人画应当具有超乎于绘画之上、在所描绘的有形之物内蕴涵有更为丰富的无形的内容;就是明确提出绘画与诗歌一样,不仅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且还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中国水墨画首先是提倡画中有诗,也


就是追求画像诗一样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带有诗的韵律,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画外有意意趣无穷,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与此同时,前人在评介好诗的时候也常常把是否描写得逼真、如画作为主要依据之一,诗要有如画意境。

中国写意水墨画首先要求做到立意为先,意到笔随,笔笔传神,看似淡淡随意的每一笔,其实都能够体现出它包含的意义和事物的特性,无论是搜奇揽胜的写生,还是门前小景的点染,都必须洋溢着浓郁的情感,隽永的形色意味。都要富有诗意。

中国写意水墨画的特点还在于绝不铺张和浪费无用的笔墨,虽然画面一般比较简洁,但是很讲究含蓄婉转的表达方式,往往更能够在若无若有的几笔中,给人一种意象上的感受和浮想的空间。譬如有不少画家在表现悠闲的心境时候,常常喜欢随手在一幅若大尺幅的宣纸上,就那么寥寥几笔画上几条优游乐哉的鱼,然后为了体现出鱼儿在水的意境,就在画幅的角上或泼墨或淡笔抹上几片荷叶、浮萍水草了事了,虽然我们在画面上并没有看见任何涟漪、水流什么的东西,但是我们却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鱼儿在水这样的意境。虽然画面的东西不多,但是这些很形象的几笔,却给读者留下了诸多的回味和趣味,读者自然也能够从这样的画面上感受到作者悠闲自乐的心境。正如,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犹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


为最上。(吴乔《围炉诗话》)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朴华《岘佣说诗》)词贵愈转愈深(沈祥龙《论词随笔),诗词就应该具有如画般的韵味,由十分精练的诗家语所组成的诗词文字,就好比画家那寥寥数片笔墨。在熟练运用诗家语的基础上,古诗词讲究的也是含蓄有味和形象突出,虽然许多诗词往往全部是对景物的描写,但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诗词的文字也不在乎于山水草木,而是在乎于自己的心情和感觉。例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篇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出诗人的情绪是如何如何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诗中所呈现出来的空山幽静,感受到了他内心那种有我无我的空灵境界和对归隐生活的追求。而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的上片通过呈现给读者一幅乡野景色,让读者在听取蛙声一片中闻到了泥土的芳香,领略到了稻花香的丰收喜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146580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