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型社会建设与当代大学生

2022-12-11 16:2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两型社会建设与当代大学生》,欢迎阅读!
当代,大学生,社会,建设,谈两型



浅谈”两型社会”建设与当代大学生

作者:张莞昕

单位:南京通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4

【内容摘要】“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以及思想行为、价值观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型社会”建设是胡锦涛主席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是响应党的号召。是当代大学生应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关键词】两型社会 当代大学生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保护环境是难度很大而又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也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所应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抢抓历史机遇,增强学科发展的竞争力。总之,当代大学生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充分了解自己肩上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所应尽的力量。

一、当代大学生在当前建设两型社会的大形势下应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两型”观念

现今社会大学生盲目攀比心态和随意污染环境的陋习并不鲜见,当代大学生首先应做到的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使其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观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端正了,才能逐渐甩掉种种不良习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进行环境方面的教育与认识,铸就环境友好型大学生,不但在对学生开设基础理教育,还要组织学生举行环境方面的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开展的活动进行总结。让当代大学生明白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从而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多进行时事与历史事例进行警醒,环境已是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之一。环境的无规律化,以前小时候的冬天可以看到雪,现在却已不再。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以及今年西南遭遇100年不遇的干旱,干旱范围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云南民众在取水点取水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3700万亩,受灾面积达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云南省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已经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放在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第一位。北方的沙尘暴,今年319日,我国南疆盆地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






部等地出现沙尘天气,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此次沙尘天气影响到上述地区6省区的97旗县,受影响的土地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0万、耕地面积约280万公顷、经济林地面积约13万公顷、草地面积约4000万公顷。这是今年入春以来北方地区遭受的强度大程。这都是环境破坏的影响。两型社会建设的建设时期我们大学生应当时刻告诫自己,保护环境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

()逐渐养成“两型”行为

思想观念正确了,并不等于行为就一定正确。当代大学生树立“两型”观念的关键是要养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行为。虽然大学生们还身处校园,未正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接班人,但是他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向“两型”行为的要求看齐,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养成“两型”行为,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更快地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由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数见不鲜。食堂里剩菜剩饭到处谐是,为了方便大量使用塑料袋、快餐盒,这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此外厕所、洗衣间、走廊上的灯经常是通宵亮着,拧开水龙头不关,电脑24小时开机等。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学习环保和节约知识,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事的发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随手关灯、关机,宁紧水龙头,尽量用自已的饭盒,购买东西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洗漱时顺手关上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大学生崇尚时尚前卫,盲目追求名牌与款式,存在攀比现象。手机、MP3等电子产品频繁更换,服装穿一次便“束之高阁”等浪费现象。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歪曲的价值观,提倡理性消费,倡导科学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成为资源节约型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有铺张浪费之势,这里尤以城里孩子突出。大学生节约意识荡然无存,消费观念严重畸形,追求名牌、盲目攀比、浪费惊人。一些大学生不节约粮食,大肆浪费。要转变观念树立起尊重自然资源的价值观。根除这些不良风,从小节做起,两型社会建设下,当代大学生应当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意识强,尤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不破坏环境下努力开发新能源。两型社会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 ()努力成为“两型”人才

为了将来能尽快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大学生们必须明确自己是未来构建两型社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掌握构建两型社会的过硬本领,要把“两型社会”的思想贯穿于高校整个学习生活中,渗透进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中,使自己真正拥有构建两型社会的知识和才能。

二、建设两型社会大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就业乃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令学生焦心、家长揪心、社会烦心的现实难题。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形势下,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一系列的机遇与条件。

就长株潭地区而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将加速长株潭地区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和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广的就业平台;其次,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将推进长株潭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新型产业的拓展,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尤其是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服务业的发展,如品牌经济、创意产业、文化、教育、物流产业的发展,都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75f1282af90242a895e5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