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在音乐课中的作用

2022-08-11 19:0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律动在音乐课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音乐课,律动,作用

律动在音乐课中的作用

律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达到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进而提高小学生音乐作品情感能力的目的。律动教学是引导小学生人人参与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的音乐教育系,当学生参与这种体系的活动时,会沉浸在一种快乐和良好的自我感觉气氛中,这是一种艺术上的感受、体验和追求。律动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关键是在唱游过程中利用律动来接受音乐教育,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

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杨贤江曾说:"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学习的功课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兴趣。"低段儿童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幻想。这就要求教师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激起儿童们的求知欲和求学的欲望",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边唱边表演,随着音乐做各种律动。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如在学唱歌曲《摇啊摇》前,教师可以这样开场:"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摇着小船去游玩。来,让我们摇着小船!"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随着音乐旋律,孩子们摇着小船,渐渐驶入优美的境界中,哼起了旋律……又如欣赏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时,让学生自由配合,伴着乐曲和加入动作来进行听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节奏感,感。

在轻松的律动中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即音乐表现手法。是以特殊的方式、极富情感的音乐形象,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意境。速度、力度、拍子、节奏等是常见的音乐表现手法。如果用解释的方法生硬地灌输给低段儿童,那显然是不行的。这就应该让他们在听、动、比较中理解音乐语言。 在学唱不同速度、不同力度的音乐语言所塑造了不同音乐形象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随着旋律走一走、跳一跳。如学习在轻松蹦走中领悟部分音乐语言:慢速、中弱来表现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了;用中速、中强时,解放军叔叔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场了;而转换成快速、强时,充满朝气的小朋友蹦跳着朝前走。在表演三者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觉,领会音乐言。

如学习《其多列》2/4拍的旋律,让学生随着旋律有节奏地(××|××|)轻轻跳。在动作比较中,初步感知2/4拍的歌曲一般是律动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小学音乐教学变得直观,呆板的教学方式变得生动,使小学生学欢快、活泼的。总之,律动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小学音乐教学变得直观,呆板的教学方式变得生动,使小学生学得更轻松,教师教得更轻松。小学音教育通过律动起到提高小学生音乐作品情感的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意境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7e26c6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